詩詞典故·天下中庸
【出典】 《后漢書》卷四四《胡廣傳》:“胡廣字伯始,南郡華容人也。……既到京師,試以章奏,安帝以廣為天下第一。旬月拜尚書郎,五遷尚書仆射。……后拜太中大夫、太常。(延嘉)九年,復拜司徒。……(廣)性溫柔謹素,常遜言恭色。達練事體,明解朝章。雖無謇直之風,屢有補闕之益。故京師諺曰:‘萬事不理問伯始,天下中庸有胡公。’”唐·李賢注:“庸,常也。中和可常行之德也。孔子曰:‘中庸之為德,其至矣乎!’”
【釋義】 胡廣字伯始,歷事東漢六帝,連任司徒、太尉、太傅等要職,被視為有儒家的“中庸之德”。京師流傳“天下中庸有胡公”的諺語。后世因用作稱頌顯宦善于為官的典故。
【例句】 ①日邊遠近瞻新渥,天下中庸系兩都。(洪適《鷓鴣天·胡提舶生日》1379)作者此詞為賀胡氏壽辰而作。胡氏為掌管外貿的官員,詞中用胡廣事以切其姓,意在稱美。②天下中庸,千載一燈,傳之自公。(李曾伯《沁園春·乙未代壽尤制帥》2791)這里用本典稱頌尤制帥繼承發(fā)揚了中庸之道的美德。
上一篇:典故《天上白榆》什么意思|出處|釋義|例句|用典
下一篇:典故《天下士》什么意思|出處|釋義|例句|用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