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詞典故·王郎健筆
【出典】 《新唐書》卷二○一《文藝傳·王勃傳》:“初,(勃)道出鐘陵,九月九日都督大宴滕王閣,宿命其婿作序以夸客,因出紙筆遍請客,莫敢當,至勃,沆然不辭。都督怒,起更衣,遣吏伺其文輒報。一再報,語益奇,乃矍然曰:‘天才也!’請遂成文,極歡罷。勃屬文,初不精思,先磨墨數升,則酣飲,引被覆面臥,及寤,援筆成篇,不易一字,時人謂勃為腹稿。”五代·王定保《唐摭言》卷五《以其人不稱才試而后驚》:“王勃著滕王閣序,時年十四。都督閻公不之信,勃雖在坐,而閻公意屬子婿孟學士者為之,已宿構矣。及以紙筆巡讓賓客,勃不辭讓。公大怒,拂衣而起;專令人伺其下筆。第一報云:‘南昌故郡,洪都新府。’公曰:‘亦是老生常談!’又報云:‘星分翼軫,地接衡廬。’公聞之,沉吟不言。又云:‘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公瞿然而起曰:‘此真天才,當垂不朽矣!’遂亟請宴所,極歡而罷。”
【釋義】 唐初文學家王勃年少工文,以《滕王閣序》博得時人的稱賞。《序》中尤以“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最為膾炙人口。此事常為后世詠滕王閣者稱引,也常用作稱美文才,描繪景色的典故。
【例句】 王郎健筆夸翹楚。到如今落霞孤鶩,競傳佳句。(辛棄疾《賀新郎》[高閣臨江渚]1931)此詞為賦滕王閣而作,句中引王勃作《序》事,自述詠閣懷古之思。
上一篇:典故《王逸少不學衛夫人》什么意思|出處|釋義|例句|用典
下一篇:典故《王郎穿屐》什么意思|出處|釋義|例句|用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