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詞典故·陽關三疊
典源出處 唐·王維《送元二使安西》詩:“渭城朝雨浥輕塵,客舍青青柳色新。勸君更盡一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三輔黃圖》卷六:“霸橋在長安東,跨水作橋。漢人送客至此橋,折柳贈別。”
釋義用法 長安東有灞水,水上有灞橋,古代送客至此有折柳贈別的習慣。唐王維 《送元二使安西》是一首有名的送別詩,被教坊譜入樂府時,取詩中詞句稱作“渭城曲”或“陽關曲”因在演唱時反復詠唱,故又稱“陽關三疊(疊即重唱)。后作為送別的典故。
用典形式
【折柳】 明 ·李雯:“想折柳聲中,吹來不盡; 落花影里,舞去還香。”
【陽關曲】 宋·李玨:“怕聽陽關曲,奈短笛喚起天涯情遠。”明 ·鄭之升:“無人為唱陽關曲,惟有青山送我行。”
【聽陽關】 宋 ·蘇軾:“掩霜紈,淚偷彈。且盡一樽,收淚聽陽關。”
【泣渭城】 宋·蘇轍:“不堪未別一杯酒,長聽佳人泣渭城。”
【唱陽關】 唐·李商隱:“紅綻櫻桃含白雪,斷腸聲里唱陽關。”宋·張舜民:“不是渭城西去客,休唱陽關。”
【唱渭城】 宋·范成大:“豈是從容唱渭城,個中當有不平鳴。”
【渭城詩】 金·元好問:“旗亭誰唱渭城詩?酒盈卮,兩相思。”
【渭城柳】 金·辛愿:“休歌渭城柳,衰老易悲傷。”
【渭城歌】 清·錢謙益:“渭城歌罷休垂淚,逐客年來實飽聞。”
【一曲陽關】 宋·柳永:“一曲陽關,斷腸聲盡,獨自上蘭橈。”
【三疊陽關】 宋·孫惟信:“三疊古陽關,輕寒沁,清月滿征鞍。”
【四疊陽關】 宋·李清照:“淚濕羅衣脂粉滿,四疊陽關,唱到千千遍。”
【西出陽關】 宋·張炎:“嘆西出陽關,故人何處,愁在渭城柳。”
【陽關三疊】 宋·蘇軾:“陽關三疊君須秘,除卻膠西不解歌。”金·王特起:“素秋晚,聽陽關三疊,一尊相餞。”
【陽關西出】 宋·張炎:“尚記得行歌,陽關西出無故人。”
【渭城風雨】 清·秋瑾:“凄唱陽關疊,最傷心渭城風雨,灞陵柳色。”
【渭城朝雨】 金·元好問:“渭城朝雨三年別,平地青云萬里程。”
【灞橋怨別】 宋·高觀國:“依依灞橋怨別,正千絲萬緒,難禁愁絕。”
【灞橋煙柳】 宋 ·陸游:“東風里,有灞橋煙柳,知我歸心。”
【灞陵回首】 清·王夫之:“故人知我年華暮,唱徹灞陵回首句。”
【千萬遍陽關】 宋·李清照:“休休,這回去也,千萬遍陽關,也則難留。”
【陽關一杯酒】 宋·蘇軾:“惟有陽關一杯酒,殷勤重唱贈離居。”
【陽關無限疊】 唐·李商隱:“唱盡陽關無限疊,半杯松葉凍頗黎。”
上一篇:詩詞典故《陽侯之波》什么意思|出處|釋義|例句|用典
下一篇:詩詞典故《陽春白雪》什么意思|出處|釋義|例句|用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