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詞典故·洗兵雨
典源出處 《太平御覽》卷十引《六韜》曰:‘文王問散宜生:‘卜伐紂吉乎?’曰:‘不吉。’鉆龜,龜不兆,數(shù)蓍交加而折。將行之日,雨輜車至軫。行之日,幟折為三。散宜生曰:‘此卜四不祥,不可舉事。’太公進曰:‘是非子之所知也,祖行之日,輜車至軫,是洗濯甲兵也。’” 《說苑·權謀》:“武王伐紂,過隧斬岸,過水折舟,過谷發(fā)梁,過山焚萊,示民無返志也。至于有戎之隧,大風折旆 (pei),散宜生諫曰:‘此其妖歟?’武王曰:‘非也,天落兵也?!L霽而乘以大雨,水平地而嗇,散宜生又諫曰:‘此其妖歟?武王曰:‘非也,天灑兵也?!范敓?jian),散宜生又諫曰:‘此其妖歟?”武王曰:‘不利以禱祠,利以擊眾,是熸之已?!饰渫蹴樚斓?,犯三妖而禽紂于牧野,其所獨見者精也?!?/p>
釋義用法 武王伐紂,遇大雨,有人認為不吉,不宜出兵,而武王(一作太公) 認為是天洗甲兵,可以出征。后用此典形容軍隊出征。
用典形式
【洗甲】 清·張景祁:“甚日炎洲洗甲,滄海獨波傾?”
【洗兵】 南朝梁·簡文帝:“洗兵逢驟雨,送陣出黃云。”唐·岑參:“洗兵魚海云迎陣,秣馬龍堆月照營?!?/p>
【洗甲兵】 唐·杜甫:“安得壯士挽天河,凈洗甲兵長不用。”明·于謙:“人間玉石銘勛業(yè),天上銀河洗甲兵?!鼻濉S遵憲:“六月中興洗甲兵,金陵王氣復升平。”
【洗兵馬】 金· 王渥:“萬里天河,更須一洗,中原兵馬。”
【洗兵雨】 明·高啟:“更煩夜起把天瓢,翻作東南洗兵雨?!?/p>
【洗兵甘雨】 清·黃景仁:“史官載筆書藏宬,洗兵甘雨傾蓬瀛?!?/p>
【洗凈兵戈】 清·張景祁:“愿洗凈兵戈,卷殘樓櫓。夢踏云峰,曙霞天半吐。”
上一篇:詩詞典故《毋忘在莒》什么意思|出處|釋義|例句|用典
下一篇:詩詞典故《溫八叉》什么意思|出處|釋義|例句|用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