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詞典故·我醉欲眠
典源出處 南朝梁·蕭統(tǒng) 《陶淵明傳》:“貴賤造之者,有酒輒設,淵明若先醉,便語客:‘我醉欲眠,卿可去。’其真率如此。”《宋書 ·隱逸傳》、《南史 · 隱逸傳》亦載。
釋義用法 陶潛字淵明 (一說名淵明,字元亮),他每逢客來,便設酒對飲,如果自己先醉,便對客人說: 我醉了想睡,您可回去。后用此典表現(xiàn)人放達不羈,不拘俗套。也用以指酒醉。
用典形式
【吾自眠】 宋·陸游:“放翁達處過彭澤,客自在旁吾自眠。”
【我欲眠】 宋·蘇軾:“何當一醉百不問,我欲眠矣君歸休。”
【醉欲眠】 宋·蘇轍:“客去知公醉欲眠,酒醒寒月墮江煙。”
【我醉欲眠】 唐·李太白:“我醉欲眠卿且去,明朝有意抱琴來。”宋·蘇軾:“我醉欲眠君罷休,已教從事到青州。”元·盧摯:“團茅時復羲皇上,我醉欲眠卿去。”
【君且歸休】 宋·蘇軾:“君且歸休我欲眠,人言此語出天然。醉中對客眠何害,須信陶潛未若賢。”
【醉眠陶令】 宋·辛棄疾:“記醉眠陶令,終全至樂,獨醒屈子,未免沉災。”
【我眠君且歸】 宋·辛棄疾:“我眠君且歸休,維摩方丈,待天女散花時問。”
【君醉我且歸】 宋·蘇軾:“君醉我且歸,明朝許來否。”
【容我醉時眠】 宋·周邦彥:“歌筵畔,先安簟枕,容我醉時眠。”
【欲眠不遣客】 宋·黃庭堅:“欲眠不遣客,佳處更難忘。”
上一篇:詩詞典故《心有靈犀》什么意思|出處|釋義|例句|用典
下一篇:詩詞典故《投鞭斷流》什么意思|出處|釋義|例句|用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