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詞典故·秋蓬離根
典源出處 《晏子春秋·內篇雜上》:“魯昭公棄國走齊,齊公問焉,曰:‘君何年之少,而棄國之蚤 (早)? 奚道至于此乎?’昭公對曰:‘吾少之時,人多愛我者,吾體不能親; 人多諫我者,吾志不能用; 好則內無拂而外無輔,輔拂無一人,諂諛我者甚眾。譬之猶秋蓬也,孤其根而美枝葉,秋風一至,根且拔矣。’”《說苑·敬慎》亦載。
釋義用法 魯昭公說自己無人輔佐,周圍只有諂諛之徒,如同秋天的飛蓬,沒有根基,秋風一吹,根就拔掉了。后以此典借指人無處安居,生涯飄泊。
用典形式
【飛蓬】 宋·陳師道:“無從參凈社,回首倦飛蓬。”宋·蘇軾:“語此長太息,我生如飛蓬。”明·陳子龍:“自顧若飛蓬,悠悠吹平原。”
【轉蓬】 唐·沈佺期:“世上榮華如轉蓬,朝隨阡陌暮云中。”宋·黃庭堅:“平生各轉蓬,未曾接樽酒。”宋·范成大:“十年故國新栽柳,萬里他鄉舊轉蓬。”宋·陸游:“半世無歸似轉蓬,今年作夢到巴東。”明·陳子龍:“國事幾投袂,鄉心任轉蓬。”
【斷蓬】 宋·劉筠:“郎潛吏隱前賢事,猶勝楊歧泣斷蓬。”宋·陸游:“但悲鬢色成枯草,不恨生涯似斷蓬。”
【蓬轉】 唐·高適:“蕓香業早著,蓬轉事仍多。”唐·駱賓王:“蓬轉俱行役,瓜時獨未還。”宋·毛幵:“世事難窮, 人生無定,偶然蓬轉萍浮。”
【飄蓬】 五代·徐昌圖:“飲散離亭西去,浮生長恨飄蓬。”宋·陳師道:“未休嗤土偶,已復逐飄蓬。”宋·范成大:“半年崎嶇得夷路,一笑未暇憐飄蓬。”宋·幼卿:“客館嘆飄蓬,聚散匆匆。揚鞭那忍驟花驄。”
【蓬飄】 唐·羅隱:“曾逐旌旗過板橋,世途多難竟蓬飄。”宋·蔣捷:“紅了櫻桃,綠了芭蕉,送春歸客尚蓬飄。”
【霜蓬】 宋·蘇軾:“邇來憂患苦摧剝,意思蕭索如霜蓬。”
【九秋蓬】 唐·白居易:“吊影分為千里雁,辭根散作九秋蓬。”
【無根蓬】 清·趙執信:“不然遠遨游,自等無根蓬。”
【孤蓬轉】 宋·范成大:“有命孤蓬轉,何心勁箭加。”
【轉秋蓬】 金·元好問:“征車南北轉秋蓬,關塞相望兩禿翁。”
【逐秋蓬】 唐·韓愈:“作書獻云闕,辭家逐秋蓬。”
【斷根蓬】 唐·羅隱:“因思一枝桂,已作斷根蓬。”
【風飄蓬飛】 三國·曹植:“俯降千仞,仰望天阻,風飄蓬飛,載離寒暑。”
【轉蓬離根】 三國·曹植:“輕蓬離本根,飄搖隨長風。”
【枯蓬飄轉】 清·趙執信:“老我枯蓬任飄轉,猶憐袞袞不知寒。”
【萍蓬風波】 唐·韓愈:“萍蓬風波急,桑榆日月侵。”
【人將蓬共轉】 南朝陳·江總:“人將蓬共轉,水與啼俱咽。”
【長飄不后蓬】 唐·李商隱:“自苦誠先蘗,長飄不后蓬。”
【孤根轉風蓬】 金·元好問:“南來何所如,孤根轉風蓬。”
上一篇:詩詞典故《瓢陋巷》什么意思|出處|釋義|例句|用典
下一篇:詩詞典故《秦嘉寄鏡》什么意思|出處|釋義|例句|用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