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詞研究·主要詩集·總集·濂洛風雅
宋道學家詩選集。六卷。南宋金履祥編選。此集編于元初,金氏館于韓良瑞家編此書,書中惟收宋理學家詩,始自北宋周敦頤,終于南宋王偘,包括程顥、程頤、張載、邵雍、游酢、楊時、呂大臨、尹焞、呂希哲、張繹、謝良佐、胡安國、羅從彥、陳瓘、鄒浩、徐叟、呂本中、曾幾、胡寅、胡宏、劉彥沖、朱松、林之奇、李侗、朱熹、呂祖謙、張栻、黃幹、陳淳、徐僑、楊立與、劉炎、趙蕃、方士繇、范念德、曾極、真德秀、李仲貫、鞏豐、時瀾、蔡元定、蔡淵、葉采、劉圻父、何基、王柏等四十八位道學家之詩?!板ァ敝?a href="http://m.tenkaichikennel.net/shiji/zhoudunyi/" target="_blank" class="keylink">周敦頤,“洛”指程顥、程頤。卷前仿呂本中《江西詩派圖》,作《濂洛詩派圖》,以師友淵源為系統,并附以入選詩人之生平仕歷。入選作品內容多是演繹儒道,闡明義理,有些根本不能算詩,如周敦頤之《拙賦》、《太極圖說》以及一些祭文、銘文之類,其中也有一些以酣暢之筆描寫瞬間感受的作品,饒有詩趣。此編“初不分類例,良瑞以為濂洛諸人之詩,固皆風雅之遺,第風雅有正變大小之殊,頌亦有周魯之異,于是分詩銘箴誡贊詠四言為風雅之正,其楚辭歌騷樂府韻語為風雅之變,五七言古風則風雅之再變,絕句律詩為風雅之三變云云,具見良瑞所作序中。蓋選錄者履祥,排比條次者良瑞也”(見《四庫全書總目提要》)。“濂洛”只是儒學中流派而非詩派,用以比附江西宗派,未免削足適履。道學家中雖亦不乏能詩者,但作詩與講學為二事,其佳作絕非說道講理之篇章,因之道學家之詩亦與一般詩人之作相去不遠。自此編出,另立道學家詩,遂使“道學之詩與詩人之詩千秋楚越矣”(《四庫全書總目提要》)。因之盡管書中所選詩“出入風雅,無一不根于仁義,發于道德”(胡鳳丹《序》),然終不為社會承認。天下學詩者,終宗李杜,而不宗濂洛也。有《率祖堂叢書》本《金華叢書》本,收入《叢書集成叢書》。
上一篇:詩詞研究·詩論著述·潛溪詩眼
下一篇:詩詞研究·主要詩集·地方總集·牟平遺香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