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詞典故·前度劉郎
典源出處 唐·劉禹錫《再游玄都觀絕句》并引:“余貞元二十一年為屯田員外郎,時此觀未有花。是歲出牧連州,尋貶郎州司馬。居十年,召至京師,人人皆言有道士手植仙桃,滿觀如紅霞。遂有前篇以志一時之事。旋又出牧,今十有四年,復為主客郎中。重游玄都,蕩然無復一樹,唯兔葵燕麥動搖于春風耳。因再題二十八字以俟后游。百畝中庭半是苔,桃花凈盡菜花開。種桃道士歸何處?前度劉郎今又來。”前篇詩為:“紫陌紅塵拂面來,無人不道看花回。玄都觀里桃千樹,盡是劉郎去后栽。”唐·孟棨《本事詩·事感》:“劉尚書自屯田員外左遷郎州司馬,凡十年,始征還。方春作贈看花諸君子詩曰:“紫陌紅塵……。’其詩一出,傳于都下。有素嫉其名者,白于執政,又誣其有怨憤。他日見時宰,與坐,慰問甚厚,既辭,即曰:‘近者新詩,未免為累,奈何?’不數日,出為連州刺史。”
釋義用法 唐·劉禹錫 (字夢得)因朝廷內政治集團斗爭被貶官,十年后回京都,游玄都觀,見滿觀桃花如霞。后又被任外官,十余年后再回京都,只見觀內已無一桃樹。又題詩以記此事,實際詩中抒發了對政治斗爭的感慨。后以此典指人去而復來,多帶有感傷、追懷之意; 也用以詠桃花。亦有參用劉、阮二人上天臺山遇仙女事者。參見“劉阮入天臺”。
用典形式
【劉郎歸】 宋·蘇軾:“劉郎歸何日,紅桃爍殘霞。”宋·周密:“尋芳較晚,東風約,還約劉郎歸后。”
【栽桃劉】 宋·張元干:“從來誰數折巾郭,重到似是栽桃劉。”
【夢得桃】 宋·汪元量:“擬折淵明柳,重尋夢得桃。”
【去后桃花】 清·黃遵憲:“閏余桐葉閑來數,去后桃花笑復拈。”
【玄都千樹】 宋·辛棄疾:“前度劉郎今重到,問玄都千樹花存否?”清·江宏文:“青瑣幾人猶索米,玄都千樹莫留題。”
【玄都秀句】 宋·吳文英:“玄都秀句,記前度劉郎曾賦。”
【玄都春老】 宋·陸游:“玄都春老人何在?華表天高鶴未歸。”
【玄都前度】 宋·張炎:“正翠陰迷路。年光荏苒成孤旅。待趁燕檣,休忘了玄都前度。”
【玄都遺恨】 宋·馮取洽:“嘆劉郎那回輕別,霏霏三落紅雨。
玄都觀里應遺恨,一抹淡煙殘縷。”
【劉郎重到】 宋·周密:“向水院維舟,津亭喚酒。嘆劉郎重到,依依漫懷舊。”
【劉郎前度】 宋·范成大:“范叔一寒如此,劉郎前度曾來。”清·王夫之:“劉郎前度人無恙,日日看花不厭來。”清·陸嘉洲:“劉郎前度身猶在,杜牧三生事惘然。”
【兩度劉郎】 清·諸可寶:“奈兩度劉郎來到,望眼凄清,巷陌堆蓬,板橋髡樹。”
【種桃前度】 宋·張炎:“問種桃莫是前度,不似桃花輕誤。”
【前度心情】 金·元好問:“劉郎爭得似當時,比前度心情又減。”
【前度劉郎】 宋·蘇軾:“去年崔護若重來,前度劉郎在千里。”宋·王易簡:“前度劉郎,三生杜牧,贏得征衫塵土。”元·張翥:“前度劉郎,重來訪玄都燕麥。”
【前度看花】 清·錢謙益:“他年結子空悲杜,前度看花尚憶劉。”
【前度桃花】 宋·劉展翁:“問前度桃花,劉郎能記,花復認郎否?”清·朱彝尊:“悵明珠佩冷,紫玉煙沉,前度桃花,依然開遍江潯。”
【桃花前度】 明·徐渭:“舊事比君堪一笑,桃花前度屬劉郎。”
【桃花夢破】 宋·陸游:“桃花夢破劉郎老,燕麥搖風別是春。”
【玄都觀里花】 清·金漸皋:“曾探織女機邊石,再見玄都觀里花。”
【劉郎去后花】 宋·陸游:“尚嫌勾漏養丹砂,況種劉郎去后花。”
【劉郎去后栽】 宋·陸游:“桃花榮謝吾何須,一任劉郎去后栽。”元·許有壬:“老友相逢,清談絕倒,休校劉郎去后栽。”
【劉郎觀里花】 宋·蘇軾:“莫尋群玉山頭路,莫看劉郎觀里花。”
【問訊舊玄都】 元·錢應庚:“東鄰有客歸來,應訝山翁瘦如鶴。問訊舊玄都,今非昨。”
【桃花記劉郎】 宋·劉克莊:“回首明年何處在? 問桃花尚記劉郎否?公莫笑,醉中語。”
【夢得誚桃紅】 清·王夫之:“為遣汾陽營李白,徒教夢得誚桃紅。”
上一篇:詩詞典故《傾蓋論交》什么意思|出處|釋義|例句|用典
下一篇:詩詞典故《前車之鑒》什么意思|出處|釋義|例句|用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