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詞典故·畫餅充饑
典源出處 《三國志·魏書·盧毓傳》:“時舉中書郎,詔曰:‘得其人與否,在盧生耳。選舉莫取有名,名如畫地作餅,不可啖也。’”
釋義用法 三國時魏明帝想選取一名中書郎,告訴盧毓,不要只從名聲大小考慮,名聲如畫在地上的餅,是不能吃的。后用此典形容只有虛名,無補實用; 也形容用空想來安慰自己。
用典形式
【畫餅】 唐·白居易:“望梅閣老無妨渴,畫餅尚書不救饑。”宋·陳與義:“功名一畫餅,甚矣癡兒計。”
【畫地餅】 宋·黃庭堅:“一醉解語花,萬事畫地餅。”宋·周孚:“功名畫地餅,歲月下江船。”
【畫地為餅】 宋·蘇軾:“畫地為餅未必似,要令癡兒出饞水。”
【畫餅充饑】 清·黃鷟來:“紫絲作障無妨俗,畫餅充饑底事名。”
【虛名畫餅】 宋·陸游:“虛名一畫餅,陳跡幾芻狗?”宋·陸游:“正得虛名真畫餅,元非大器愧函牛。”
上一篇:詩詞典故《畫虎反類狗》什么意思|出處|釋義|例句|用典
下一篇:詩詞典故《管中窺豹》什么意思|出處|釋義|例句|用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