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意切題《借題自述》原文|注釋|賞析|匯評
【依據】
知他圣女定是何物,我亦借題自言我所欲言,即已矣。(金圣嘆《貫華堂選批唐才子詩》卷六)
【詩例】
圣女祠
松篁臺殿蕙香幃,龍護瑤窗鳳掩扉。
無質易迷三里霧,不寒常著五銖衣。
人間定有崔羅什,天上應無劉武威。
寄問釵頭雙白燕,每朝珠館幾時歸?
【解析】
詩貴含蓄。詩人在抒寫自己的志向、遭際、要求等方面,有很多不便直言之處,更須含蓄蘊藉。在這類抒情詩中,詩人往往采用借題自抒手法,或以古喻今,或以仙喻俗,或以他人喻自己,來寄托情思,抒寫胸懷。詩人委婉道來,曲折難尋,效果比直白更佳。
李商隱的《圣女祠》、《重過圣女祠》都是類似無題詩的有題詩,都采用了 “借題自述”手法。有人認為 “圣女祠”是指陳倉 (今陜西寶雞市東)的圣女祠,有人認為只是托喻女道士居住的道觀。其實,弄清這些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要弄清詩人借 “圣女祠”之題自述了什么。
李商隱以圣女喻己,詩中的圣女是位自重而婚姻不幸的女神。開端“松篁篁臺殿蕙香幃”,一筆寫出她的居處是既高且清又充滿芳香,這是以居處隱喻其品格之高潔。不僅如此,她還時時注意珍重芳姿,居處門窗嚴閉,深自藏匿,不令他人輕易窺見。其自尊自嚴自愛自重于此托筆而出,令人油然生敬。頷聯是直頌其品格和功力,她莊嚴恭敬,永以自持。“不寒常著五銖衣”更可見其矜持自愛之狀,“五銖衣”是古代傳說神仙所穿的衣服。“五銖”言極輕。不寒之時,極輕之衣也著身上,絲毫不露疏狂狀。前兩聯通過曲筆和直頌,一位獨處圣祠、嚴守神道、品貌皆優的圣女形象,就呼之欲出,令人感到可敬可愛。
詩的下兩聯寫圣女在愛情上的不幸,她曾有過婚媾之舊期,“人間定有崔羅什”即此意。“崔羅什”見《酉陽雜俎》。崔羅什夜過長白山夫人墓,遇一青衣請他見女郎,女郎即平陵劉府君妻,侍中吳質女。兩人“敘溫涼,論漢魏時事”。崔辭出時留玳瑁簪,女郎以玉環相贈。崔上馬行數十步,回顧,乃一大墳。“定有崔羅什”說圣女曾有婚約,有如意郎君,但未能相愛相廝守,故有“寄問釵頭雙白燕,每朝珠館幾時歸”之嘆。尾聯于慨嘆中寄冀望,于企望中寓憾恨,情思綿長。
李商隱借圣女表明自己在愛情上的執著追求和堅貞純潔,但這種追求卻屢遭挫折,終于落空。在詩中,李商隱抒發了他在愛情上的幽渺之思。圣女的遭際是李商隱在現實中愛情婚姻的濃縮和曲折反映。這首詩和他有名的無題愛情詩在內容、表達上是一脈相承的。
借題自述手法在唐詩中屢屢可見。張籍的《節婦吟》借一節婦對丈夫忠貞,拒絕對方的愛,來表明拒絕大軍閥李師道的拉攏,態度既委婉又堅決。朱慶余的《近試上張水部》,借新娘梳妝甫畢,問丈夫“畫眉深淺入時無”,來表現自己在進士考試前的不安心理,并問張水部(即張籍) 自己的文章能否合主考官的意。由于這兩首詩題材別致,描寫生動,讀者往往忘記詩人借題自述之意,只把它們作為愛情詩來看待。因此,金圣嘆的評點值得重視。
上一篇:唐詩藝術技巧·立意切題《借題發揮》原文|注釋|賞析
下一篇:唐詩藝術技巧·立意切題《不言無不切》原文|注釋|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