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反相成《奇事奇語》原文|注釋|賞析|匯評
【依據(jù)】
奇事奇語,不在言讀。至“三十六宮土花碧”,銅人墮淚已信。末后三句,可為斷腸。(高棅《唐詩品匯》卷三十五)
【詩例】
金銅仙人辭漢歌并序
李賀
魏明帝青龍?jiān)臧嗽拢t宮官牽車西取漢孝武捧露盤仙人,欲立置前殿。宮官既拆盤,仙人臨載乃潸然淚下。唐諸王孫李長吉遂作 《金銅仙人辭漢歌》。
茂陵劉郎秋風(fēng)客,夜聞馬嘶曉無跡。
畫欄桂樹懸秋香,三十六宮土花碧。
魏官牽車指千里,東關(guān)酸風(fēng)射眸子。
空將漢月出宮門,憶君清淚如鉛水。
衰蘭送客咸陽道,天若有情天亦老。
攜盤獨(dú)出月荒涼,渭城已遠(yuǎn)波聲小。
【解析】
“奇事奇語”,作為李賀《金銅仙人辭漢歌》的藝術(shù)特色,在技巧層面上是指:一、把人間故事神話化。二、把無情之物有情化。三、運(yùn)用了通感與象征。
起筆“茂陵”二句,寫漢武帝靈魂騎馬夜入漢宮,曉出漢宮,是暗示武帝靈魂為漢宮銅人將被遷往魏都洛陽而傷心,故來漢宮與銅人作別。這是神話描寫,是奇事。“畫欄”二句,寫漢宮桂樹懸香、土花碧。“香”,本訴諸嗅覺,詩人狀之以視覺之“懸”,溝通不同感覺,這是通感(即心理學(xué)中的聯(lián)覺)。通感一詞,作為對一種藝術(shù)技巧的概括,是由錢鍾書《論通感》提出來的。“三十六宮土花碧”,則以無言的一片冷色,默示青苔的無限傷心,這是象征,亦是把無情之物有情化了。兩句皆奇語。“魏官”二句,寫銅人被運(yùn)走時(shí),酸風(fēng)射其眼睛。“酸”本是味覺,“風(fēng)”則訴諸觸覺,詩人以“酸”狀風(fēng)之刺眼,溝通不同感覺,又是通感,是奇語。“風(fēng)”是無形的,“射”字是狀實(shí)體的,詩人以“射”狀“風(fēng)”之尖利,以實(shí)寫虛,奇外出奇。銅人本來無感覺,而詩人賦予銅人以銳感,從而暗示銅人離開漢宮之傷心,這是把無情之物有情化了。“東關(guān)”一句奇語,包蘊(yùn)層深如此。“空將”二句,寫銅人因思念武帝而潸然淚下,直接把無情之物有情化,是極富人情味的神話描寫。又想象銅人眼淚如鉛水,更奇之又奇。銅與鉛皆金屬,故此奇思妙想之語,其中復(fù)有一份理趣。“衰蘭”二句,寫一路秋蘭為銅人送行,寫天若有情天亦老。蘭之“衰”,天之“老”,皆暗示其傷心之情,不減銅人。詩人之奇語,有情化了天地萬物。“攜盤”二句,“攜”字“獨(dú)”字,皆擬人手法。月荒涼,波聲小,則翻進(jìn)一層,替離開漢宮遠(yuǎn)行的銅人設(shè)想,寫出銅人漸行漸遠(yuǎn)的具體感受,暗示其無限離愁別恨。結(jié)語不僅奇,且余情不盡。
人間故事的神話化,無情之物的有情化,通感與象征,乃是李賀作詩的拿手好戲,根源之地則是其靈心銳感。此詩“三十六宮土花碧”,以冷色象征傷心,傳為李白作《菩薩蠻》詞“寒山一帶傷心碧”,表現(xiàn)手法與之相似。
上一篇:唐詩藝術(shù)技巧·相反相成《反剔見奇》原文|注釋|賞析
下一篇:唐詩藝術(shù)技巧·相反相成《別出妙理》原文|注釋|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