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辭用韻《意曲辭達》原文|注釋|賞析|匯評
【依據】
南方少雪,故遠自北方而來雪。飛葉落,隨風雜舞,故曰 “間”,雪有六花,帶雨而濕,故不成。曰垂罄,則無酒資矣;曰易賒,則酒尚可得也; 曰無人,則酒亦空設矣; 曰有待,則酒亦不遽賒也。意曲而辭達。(劉文蔚《唐詩合選詳解》卷六)
【詩例】
對雪
杜甫
北雪犯長沙,胡云冷萬家。
隨風且間葉,帶雨不成花。
金錯囊垂罄,銀壺酒易賒。
無人竭浮蟻,有待至昏鴉。
【解析】
劉文蔚稱此詩“意曲而辭達”,所言大體中的。其所云“意”,即杜牧“文以意為主”(《答莊充書》)、王夫之“無論詩歌與長行文字,俱以意為主” (《姜齋詩話》)、李東陽 “詩貴意,意貴遠不貴近,貴淡不貴濃”(《麓堂詩話》)等人所言之“意”。概言之,即作者賦予作品的思想內容。所謂 “意曲”,即 “意”的表現,“不可作直頭布袋” (元好問語),而有“語忌直,脈忌露”(嚴羽語)之妙。“辭達”,首見《論語·衛靈公》,孔子曰:“辭達而已矣。”《朱子集注》:“辭取達意而止,不以富麗為工”。這句實際近“文勝質則史”。孔子所不同意的只是過于浮華的辭藻。另方面,“意”與“辭”亦即內容與形式的主次關系。杜牧在《答莊充書》中又說:“意全勝者,辭愈樸而文愈高;意不勝者,辭愈華而文愈鄙”。后來蘇軾在答俞括和謝師民兩人信中,也從內容與形式結合的高度,對“辭達”作了新的發揮和說明。在這里“意曲”與“辭達”并列,意思是既“意曲”而又 “辭達”,故在“辭達而已矣”之外,還含有內容和形式的和諧統一。
此詩為杜甫晚年漂流潭州作,約在大歷四年(769年)冬。北方多雪,如今北雪南來;云,無處無之,今冠以“胡”。“胡”者,古代北方和西方各民族的泛稱。經歷安史之亂,詩人輾轉千里,最后來到潭州(治所在長沙)。乍看破題兩句直是寫景,但亦不無詩人對安史之亂的沉痛深哀。“情景名為二,而實不可離。神于詩者,妙合無垠。”(《姜齋詩話》)蛛絲馬跡,正于此處見之。接二句承上寫落葉與雪同飄,雪時變成雨,或落地融化,故“不成花”。古稱雪花有六角,又稱六出。《宋書·符瑞志下》:“草木花多五出,雪花獨六出。”上四句雖不排除首二句的寓意,但總以風雪交加,天寒氣冷的景色為主。下四句抒情。“金錯”,即金錯刀,亦稱錯刀,錢名。據《漢書·食貨志下》:王莽居攝二年(7年)鑄。“錯刀,以黃金錯其文,曰 ‘一刀直五千’。與五鐵錢凡四品,并行。”梅堯臣《長刀二寸半》詩: “次觀金錯刀,一刀平五千。”《嬴奎律髓》引馮舒稱“五、六本直下語,言囊雖垂竭,酒尚可賒也。”紀昀稱“此亦曲說。五、六乃一開一合。”楊倫《杜詩鏡銓》于“銀壺酒易賒”句下注曰: “言不易也。”三說殊異,以紀說較通達。所謂“開合”,近似“擒縱”,借用韓愈詩語即“將軍欲以巧伏人,盤馬彎弓惜不發。”(《雉帶箭》)“縱”的目的是為了“擒”,為了獵取更好的藝術效果。在諸家中,浦起龍所言甚善,他將后四句作一整體看,他說: “下四,寫雪中孤另 (零) 之況,凡作三轉: 曰‘垂罄’,則無酒資矣,曰‘易賒’,則仍可得酒者,乃以無人與竭此壺,又且待而不賒。意曲而辭達。”(《讀杜心解》)質言之,“酒易賒”,乃想象之詞,尚未見諸行動,詩人故意用此“縱”筆,乃為“擒”——“無人與竭此壺”,則即使 “酒易賒”,亦無用也。《嬴奎律髓》的選評者方回曰:“ ‘錫壺酒易賒’,非易也,乃不易也。錢囊既已空矣,酒可以易賒乎?但吟此者,著些繼續輕重,即見意矣。以尾句驗知,蓋無人肯賒酒,直待至昏鴉也”。所謂“著些斷續輕重”,實即“開合”、“擒縱”意,這樣使詩意頓挫,而己之異鄉獨處,寂寞無聊,亦于曲折回環中見之。全詩內容與形式絲絲入扣,通過“欲擒故縱”之筆(主要在后四句),充分表達出詩人“有酒無朋”(仇兆鰲《杜詩詳注》)的無可奈何的萬般寂寞之懷。不過置諸瑰麗的杜集中,紀昀“杜此作尤平平”之說,卻不傷其藝術價值之在“意曲而辭達”也。
上一篇:唐詩藝術技巧·修辭用韻《曲寫懷思》原文|注釋|賞析
下一篇:唐詩藝術技巧·修辭用韻《曲折蘊藉》原文|注釋|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