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幾《三衢道中》
梅子黃時日日晴,小溪泛盡卻山行。
綠陰不減來時路,添得黃鸝四五聲。
【注釋】
(1)此詩當作于作者寓居上饒茶山寺期間,系老年作品。三衢:即三衢山,在今浙江衢州市境內,距城北二十五里。
(2)梅子黃時:梅子黃,即成熟時,當為四五月初夏時節。這個時候,本是江南地區的梅雨期,陰雨連綿,難有晴日。
(3)泛:泛舟。泛盡:即坐船而行,駛到盡頭,只有棄舟山行。
(4)添:增加。黃鸝:又名黃鶯,啼聲宛轉,聽之悅耳。
【賞析心得】
這是一首紀行詩,一氣呵成,筆調輕快,清新明麗,情在景中,曲折有致、耐人尋味。
“梅子黃時日日晴,小溪泛盡卻山行。”起句便不同一般,作者出游,選在梅子黃時,準備冒雨出行。然而,天公作美,梅雨天季節卻遇到連日晴。出行大吉,不雨反晴,這是作者寫的第一個轉折。乘舟出游,駛到盡頭,人還未盡興,于是棄舟而行,登山而上,看完水景,再賞山景,這是作者寫的第二個轉折。“綠陰不減來時路,添得黃鸝四五聲。”后兩句是寫山路情景,作者寫到第三句,讀者才恍然大悟,他寫的卻是回頭路。初夏時節,樹葉長勢茂盛,等到原路返回時(可能游了好幾天),綠陰更加濃密,歸途心情倍為欣愉,沒有絲毫疲勞感,這是第三個轉折。黃鸝躲在綠陰中,啼聲嘹亮,游興未減,飽覽了山水風光的作者,在歸來的路上,又聽到鳥聲悅耳,飽享耳福,這是第四個轉折。四句詩,四轉折。乘興出游,高興返家,意猶未盡,作者將一次平常的出游寫得如此回旋遞進,引人入勝、妙趣橫生,真不愧是大詩人陸游的老師。
上一篇:杜牧《山行》原文翻譯、注釋及賞析
下一篇:楊萬里《桑茶坑道中八首選二》原文翻譯、注釋及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