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陵一望洞庭秋,日見孤峰水上浮(2)。
聞道神仙不可接(3),心隨湖水共悠悠。
【注釋】
(1)這首詩張說作于謫貶岳州太守時,當是五十歲左右的晚年作品。梁六:梁知微,開元初任潭州(今湖南長沙)刺史。當時正經岳州入朝。洞庭山:即君山,在洞庭湖中。
(2)孤峰:也是指君山。
(3)神仙:指湘君。據《水經注·湘水》:相傳舜南巡,死于蒼梧,其二妃娥皇、女英追蹤至洞庭,得知他的死訊,南望痛哭,投湘水而死,成為湘水之神,即湘君。
【賞析心得】
“巴陵一望洞庭秋,日見孤峰水上浮。”詩人一開始,就實寫洞庭秋景,突出煙波浩渺的洞庭秋水中,太陽照著的孤峰默默無言,寂寞浮立。“聞道神仙不可接,心隨湖水共悠悠。”第三句,轉折停頓中,引出一段虛無縹緲的神話,湖山模糊,浮想聯翩。神仙不可接,友人已送別,他望著梁六遠去的帆影,自己內心卻久久不能平靜,貶謫的失意、前途的憂慮、僻居的孤獨、惜別友人與暮年傷感之情,交織在一起,就像那秋風中蕩漾的湖水,悠悠不盡。
全詩流暢自如,凄涼悠揚,將已二朝為相的大臣蝸居岳州的心情烘染已盡。
上一篇:高適《送兵到薊北》原文翻譯、注釋及賞析
下一篇:劉長卿《送靈澈上人》原文翻譯、注釋及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