終風且暴,① 既刮風,又旋成風暴,
顧我則笑。 他卻望著我嘻嘻地笑。
謔浪笑敖,② 他嘲弄、放浪、嬉笑、耍鬧,
中心是悼。 使我的心中憂傷煩惱。
終風且霾, 既刮風,又滿天陰霾,
惠然肯來。③ 他順從地答應要來。
莫往莫來, 我不去找他,他便又不來,
悠悠我思。 引起我長久的思懷。
終風且曀, 既刮風,又陰云密布
不日有曀。 沒多久,天陰得更苦。
寤言不寐, 我說著夢話,從盹睡中醒來,
愿言則嚏。④ 思念他啊,愿他噴嚏不住。
曀曀其陰, 昏暗不明的陰天里,
虺虺其雷。⑤ 響起咴咴作響的輕雷。
寤言不寐, 我說著夢話,從盹睡中醒來,
愿言則懷。 思念他啊,愿他醒悟能悔改。
(鮑昌譯,略有改動。)
【注】①終:既。《經傳釋詞》引王念孫曰:“終,詞之‘既’也。僖二十四年《左傳》注曰:‘終,猶已也。’已止之已曰終,因而已然之已亦曰終。故曰:詞之‘既’也。”舊釋“終風”為“終日風”“竟日風”,不確。②浪:流。以水之浪流,引申而為放浪輕浮之意。敖:游、戲,即調弄。③肯:答允、肯諾。肯來,答允來見,但尚未到來。④愿:鄭《箋》云:“愿,思也。”言:助詞,無義。嚏:打噴嚏。打噴嚏為有人思念的心理感應,蓋出于此詩耶。⑤虺(hui)虺:雷聲,可解為雷聲之遠者。
這是一首相當成熟的抒情詩,作者系女性。詩人用精細的筆觸,表現了戀愛中女子矛盾復雜的心理狀態。
前兩章寫所愛戀的男子的態度和自己愛怨交加的感受。
看來,那是一個倜儻瀟灑的男子。他對女子是有一定情意的,“顧我則笑”。而這種異性間追求的情意一旦為女子所接受,她立刻熱烈地在感情上加以回報。正因為愛得真切、愛得深沉,所以她尊重對方,也要求對方尊重自己。然而,事實并不是她理想的那樣。那男子又有輕佻放浪的一面,當他與女子熟悉之后,他的言行舉止很為輕浮放縱,不知分寸和節制。這種侮慢的態度使得女子非常驚訝和窘迫,內心深感失望和懊喪。
事情還不止于此。那男子看來有情,又似無意。他在雙方情熱時痛快地答應了下一次的約會,過后又并沒有認真地放在心上。深情的女子焦慮不安,只好又急切地去尋找他。而他呢,只有在女子去尋找他之后,方始前來赴約。可見,戀愛的主動權竟完全操縱在他的手里,他的情意既不熾熱,也并不專一。
癡心的女子對這樣的戀愛對象當然是不會感到滿意的,奈何她早已深深地陷入情網而難以自拔。即使清楚地看到了對方的種種不是,卻仍然渴望著與對方相會,否則無法排解自己對他的思念。
后兩章寫自己對情人的相思之苦和企望情人真心愛自己的心愿。這種刻骨銘心的相思,正表現了女子對愛情的堅貞;這種癡情不移的期待,正表現了女子心地的純樸。詩人寫自己朝思暮想、休息不好,經常處在似睡非睡、似夢非夢的狀態之中,又往往因為說夢話而驚醒過來。然而,清醒之后感受到的滋味并不比睡夢中的好:說夢話還比較自由,醒來后卻要考慮周圍環境和自己的身份、地位,因此只能理智地控制自己,欲說還休。她無由面述自己的思念,卻希望情人能夠知道;她盼望情人不停地打噴嚏,從而想到自己、理解自己真摯的愛心。(“打噴嚏,有人想”是民間很早就有的說法。翟灝《通俗編》云:“蘇軾《元日》詩:‘曉來頻嚏為何人’?康進之《負荊曲》:‘打嚏耳朵熱,一定有人說’!”錢鐘書先生在《宋詩選注》中寫道:“詩人也有寫自己打嚏噴因而人家在想念的,也有寫自己不打嚏噴因而怨人家不想念的。梅堯臣在詩里就寫自己出外思家,希望他那位少年美貌的夫人在閨中因此大打嚏噴”。由此可見《終風》“愿言則嚏”句影響之深。)她不僅完全原諒了情人的粗暴無禮,而且還由衷地期望自己的一片癡情終于能感化情人,使之幡然悟悔。
詩章及此結束了,但讀者卻被引入了無限的遐想之中,我們既為女子的忠貞愛情所感動,又不免為她今后的結局能否美滿而擔憂。
那么,這首詩的作者是誰呢?我們以為大約是某個貴族女子,理由是這首詩的內容和形式與《詩經》中其他質樸的民間情歌相比,有著較大的區別。《詩序》以為是衛國莊姜所作,不妥。對此,崔述《讀風偶識》述之甚詳。
此詩感情細膩而有起伏,筆觸精微而有變化,文字優美,音韻協調。尤為值得一提的是詩人用風暴、陰霾、雷聲起興,形象鮮明,遞進有序,極好地表達了詩人的怨懟和思念之苦,達到了情景交融、渾然一體。由此不難體會到中國古代詩歌中觸物起情的表現手法。
公元前六、七百年左右,古希臘出現了女詩人薩福,她的詩以表現女性熾熱的感情和復雜的心理變化而著稱,在世界文學史上有崇高的地位。與此同時,東方的中國產生了《詩經》的眾多表現女性心理的作品。拿《終風》與薩福的作品相比較,略無遜色之處。
上一篇:《竹竿》原文|譯文|注釋|賞析
下一篇:《綿蠻》原文|譯文|注釋|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