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詞典故·不涅不磷
【出典】 《論語·陽貨》:“佛肸召,子欲往。子路曰:‘昔者由也聞諸夫子曰:“親于其身不善者,君子不入也。”佛肸以中牟畔,子之往也,如之何?’子曰:‘然,有是言也。不曰堅乎,磨而不磷;不曰白乎,涅而不緇。……’”三國魏·何晏集解:“孔曰:磷,薄也。涅,可以染皂。言至堅者磨之而不薄,至白者染之于涅而不黑。喻君子雖在濁亂,濁亂不能污。”
【釋義】 孔子有“不曰堅乎,磨而不磷;不曰白乎,涅而不緇”語,謂至堅者磨不薄,至白者染不黑,比喻君子不怕污染。
【例句】 碾就一輪玉,掃盡四邊塵。白乎不涅不磷,千古此豐碑。(李曾伯《水調歌頭·幕府有和,再用韻》2798)此詞詠中秋月。句中活用孔子語,以白乎不涅不磷形容中秋之月潔白無缺。
上一篇:典故《不灑兒女淚》什么意思|出處|釋義|例句|用典
下一篇:典故《不甘臣武》什么意思|出處|釋義|例句|用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