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雅》計三十一篇。過去傳統說法,以《文王》至《卷阿》十八篇為正雅,以《民勞》至《召旻》十三篇為變雅。這是就詩所反映的治世與亂世而言,也就詩人的美刺而言。然而其中也有一些美宣王的詩,列入變雅的,該是例外。這種正變分法,有它可取之處。不過我們現在看這些詩,絕大多數是周王室記敘他們祖先發跡的事,以及對祖先的歌功頌德,有的堪稱為史詩的。從周王室祖先的遠近順序來看,其記載后稷事跡的,有《生民》。記載公劉事跡的,有《篤公劉》。記載古公到文王事跡的,有《綿》。記載大任到大姒事跡的,有《思齊》。記載王季到文王事跡的,有《文王》、《蕩》。(毛詩序稱:“召穆公傷周室大壞也?!币詾橄荡虆柾酢?記載文王、武王事跡的,有《文王有聲》。記載王季、文王、武王事跡的,有《大明》。記載武王、成王事跡的,有《下武》。以上是所謂正雅,下缺數王無詩。這些詩篇,有的記敘的事實,雖然很遠,如《生民》、《篤公劉》、《綿》等,但必非當時所作。其他諸篇,注家雖有所指,我們未可全信,大約為周初建國告戒子孫得天下之不易;而又有意識夸揚祖先功德以明天命攸歸的。變雅《民勞》以下,《板》、《抑》、《桑柔》等篇,蓋為厲王時詩。《嵩高》、《烝民》、《韓奕》《江漢》、《常武》,當為宣王時詩,而作者也在詩中出現,如《嵩高》稱:“吉甫作誦,其詩孔碩。其風肄好,以贈申伯?!薄稛A民》稱:“吉甫作誦,穆如清風。仲山甫永懷,以慰其心?!边@是我們很難得的知道了作者的主名。至于幽王時詩,則為《瞻卬》、《召旻》,提到幽王寵褒姒的事,所謂“哲夫成城,哲婦傾城。懿厥哲婦,為梟為鴟。婦有長舌,維厲之階。亂匪降自天,出自婦人?!?《瞻卬》)提到西周將亡情況,懷昔思今,所謂“昔先王受命,有如召公,日辟國百里。今也日蹙國百里,於乎哀哉!維今之人,不尚有舊。”(《召旻》)《大雅》詩當以此二詩為最后??傊洞笱拧分性?,上限不出周初,下限迄至幽王,為西周三百余年作品,或稍后于《周頌》,然較《周頌》的時代為長,但又不涉及平王東遷事實,更未及春秋時代。
上一篇:《周頌》原文|譯文|注釋|賞析
下一篇:《天作》原文|譯文|注釋|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