維清緝熙,① 天下清明,光照無垠,
文王之典, 文王法典,賜福后人,
肇禋。② 始受天命,祭祀用兵。
迄用有成, 至今因之,大功告成,
維周之禎!③ 周家天下,吉祥永寧!
【注】①維:發語詞。下“維周”的“維”同。緝熙:光明的樣子。②肇(zhao):始。禋(yin):祭祀。③禎:吉祥。
《詩序》說:“《維清》,奏象舞也。”什么又叫《象舞》呢?據說文王時有擊刺征伐之法。后來武王作樂,取象文王的用兵之法而為舞,這個樂舞就稱之為《象舞》。后來周公、成王在祭祀文王時,于宗廟里表演《象舞》,演奏的樂歌就是這首《維清》詩。(參鄭玄《箋》、孔穎達《疏》、胡承珙《毛詩后箋》、陳奐《詩毛氏傳疏》等)
因為周文王實際上是周王朝的奠基開國之君,特別是他繼承先祖功業,發展壯大了周的勢力,為后來滅商打下了勝利的基礎,所以后人祭祀文王,要演奏《象舞》,這象征著和炫耀著周的武功。而這首樂歌,一開篇就盛稱文王制定了法典,他的功業光照無窮,使天下得以澄清太平。詩又說從文王開始了禋祀昊天的盛禮,所以迄今能使周家平治天下,大功告成,這誠然是大吉大祥,太平安寧。本詩歌功頌德,語言平實無華,但贊美之意卻表達得很充分。
清代有的學者(如李光地)將本詩與前二首(即《清廟》和《維天之命》)聯系起來讀,認為《清廟》是始祭文王時所歌,《維天之命》是祭而受福之詩,而這首《維清》則是祭畢送神的結束之作,認為三首同時而用,相連為義。這種說法對我們理解《維清》詩的意義和用途,就又有新的啟迪。
上一篇:《維天之命》原文|譯文|注釋|賞析
下一篇:《綠衣》原文|譯文|注釋|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