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記·魏豹彭越列傳第三十·十年秋,陳豨反代地[1],高帝自往擊,至邯鄲[2],征兵梁王。》鑒賞
梁王稱病,使將將兵詣邯鄲[3]。高帝怒,使人讓梁王[4]。梁王恐,欲自往謝[5]。其將扈輒曰[6]:“王始不往,見讓而往,往則為禽矣[7]。不如遂發兵反。”梁王不聽,稱病。梁王怒其太仆[8],欲斬之。太仆亡走漢,告梁王與扈輒謀反。于是上使使掩梁王[9],梁王不覺[10],捕梁王,囚之洛陽。有司治反形已具[11],請論如法[12]。上赦以為庶人,傳處蜀青衣[13]。西至鄭[14],逢呂后從長安來[15],欲之洛陽,道見彭王[16]。彭王為呂后泣涕,自言無罪,愿處故昌邑。呂后許諾,與俱東至洛陽。呂后白上曰:“彭王壯士,今徙之蜀,此自遺患[18],不如遂誅之。妾謹與俱來[19]。”于是呂后乃令其舍人告彭越復謀反[20]。廷尉王恬開奏請族之[21]。上乃可,遂夷越宗族[22],國除[23]。
【段意】 寫彭越被殺之事。彭越因不親自帶兵出戰觸怒漢高祖,被人告謀反后遭逮捕拘囚,削職為民,流放蜀地,路遇呂后,哭訴無罪,請求回故鄉昌邑,被呂后誆至洛陽,以再謀反罪被誅殺。
注釋
[1]陳豨(xi):人名,他勾結匈奴在代地自立為王。代:戰國時國名,在今河北蔚縣一帶。[2]邯鄲:縣名,今屬河北。[3]言派將領率兵到邯鄲。[4]讓:責備。[5]謝:道歉,認錯。[6]扈輒:人名,彭越部將。[7]為禽:被捉拿。禽,通“擒”。[8]太仆:官名,九卿之一,掌輿馬及牧畜之事。[9]掩:乘其不備而逮捕。[10]覺:覺察。[11]有司治反形已具:官吏定為謀反罪狀已經構成。有司,官吏。治,處理,處治。[12]請論如法:請依法判罪。論,判罪,判決。[13]傳(zhuan)處蜀青衣:言流放到蜀地青衣縣。傳,驛站的車馬,指用驛站車馬送去。處,居住,停留。蜀,古地區名,今四川的一部分。青衣,縣名,在今四川雅安以北。[14]鄭:周代諸侯國名,在今河南新鄭。[15]呂后:呂雉,劉邦之妻,劉邦死,其子繼位為惠帝,惠帝死,呂后臨朝稱制,掌權八年。[16]道見:在路上遇見。[17]白上:報告皇帝。上,皇上,舊時對皇帝的諛稱。[18]遺患:留下禍患。[19]妾(qie):舊時婦女自稱的謙詞。謹:小心,謹慎。[20]舍人:王公貴官的侍從賓客,親近左右。告:告發。[21]言廷尉王恬開上奏請求誅殺彭越整個家族。廷尉:官名,九卿之一,掌刑獄。王恬開:人名。族:滅族,殺死整個家族的殘酷刑罰。[22]夷:誅除,消滅。宗族:父系的親屬,又指同宗的人。[23]除:去掉,廢除。
上一篇:《史記·魏豹彭越列傳第三十·沛公之從碭北擊昌邑[1],彭越助之.》鑒賞
下一篇:《史記·魏豹彭越列傳第三十·太史公》鑒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