詠物類·自立新意的宋詞藝術技巧|風格|特點|特征
【依據】詞之賦梅,惟姜白石《暗香》、《疏影》二曲,前無古人,后無來者,自立新意,真為絕唱。(張炎《詞源》)
【詞例】
疏 影
姜 夔
苔枝綴玉,有翠禽小小,枝上同宿。客里相逢,籬角黃昏,無言自倚修竹。昭君不慣胡沙遠,但暗憶、江南江北; 想佩環、月夜歸來,化作此花幽獨。猶記深官舊事,那人正睡里,飛近蛾綠,莫似春風,不管盈盈,早與安排金屋。還教一片隨波去,又卻怨、玉龍哀曲。等恁時、重覓幽香,己入小窗橫幅。
【解析】傳統的寫梅手法,有以形寄意,如何遜 “御露當路發,映雪擬寒開,枝橫卻月觀,花繞凌風臺”,這種寫法最直接,描寫以 “我”為角度。又有以意描形的,如蘇軾“怕愁貪睡獨開遲,自恐冰容不入時。……寒心未肯隨春態,酒暈無端上玉肌……”,采用擬人,比喻等手法,描寫以擬人化的梅為出發點?!妒栌啊?則有其獨特手法,它通過典故,以傳說,歷史,文學形象中的女性來比喻梅花。梅的形貌氣質,詞的清虛意境,都反映在典故與梅的巧妙聯系之中,既取形又取神,既用事又用意,使“句中有余味,篇中有余意”。
詞之前三句,用典見 《龍城錄》:隋趙師雄游羅泘,夢美人歌,醒見梅枝上翠羽啾嘈。詞只以“翠羽”、“同宿”引出此典,人們由梅仙的體態可以想象梅枝的姿態,又由此典想象鳥宿枝頭的動人場景,比起“風遞幽香出,禽窺素艷來”及“霜禽欲下先偷眼,粉蝶如知合斷魂”,手法已自不俗。四至六句,用杜甫 《佳人》 詩中的形象:“天寒翠袖薄,日暮倚修竹”。詞中看似說自己與范成大相逢,其實以倚竹的佳人喻梅花,仍不離詠梅。較之陸游單純寫自己賞梅的“臨風兩愁絕,日暮倚筇枝”含意更深廣。上闕最后幾句,以遠嫁匈奴的昭君喻凌寒而開的梅花,所以下文有“化作此花幽獨”與之呼應,雖然還用了杜甫“環佩空歸月夜魂”的意思,但卻能不露聲色地將美人與梅花結為一體。類似的還有王建《塞上梅》“昭君已沒漢使回,前后征人誰系馬”和韓偓 《梅花》“龍笛遠吹胡地月,燕釵初試漢宮妝”,但可以看出二者是因梅而及典,沒能充分刻劃梅的神態。這幾句最能體現新意的,還在于它產生的意境。清陳廷焯評 《疏影》 言:“意在筆先,神馀言外,極虛極活……”(《白雨齋詞話》),“昭君”幾句的確如此。詞的用典比照詞人心境,抒發詞人感慨,典故,梅、詞人渾然一體,產生含蓄深厚的意境。此典比前二典多著筆墨,渲染了昭君遠嫁的思鄉情態,從而人們可見昭君的憂愁之態,又可見其憂愁之因。所以,詞句不離寫梅,昭君之態即梅花之姿; 又于句中有所寄托,即“神馀言外”,而姿態和情思都只以 “幽獨” 二字概括,語句含蓄,可謂 “巧匠運斤,毫無痕跡”。
下闋三句,用壽陽公主醉臥含章殿,梅花落于額上事,寫梅花姿態同時著筆落花,比起黃庭堅 “玉臺弄粉花應妒,飄到眉心住”句,既描形,又托喻。四至六句,用漢武帝金屋藏嬌之典,以此說明要愛惜梅花。觀洪皓 《江梅引· 憶江梅》“怕東風,一夜吹”則平白明了,無新意; 陸游 “合將金屋貯幽姿則已點明金屋之用,不如姜夔之含蓄清空。之后三句亦寫惜花之情,陸游有 “零落梅花不自由,斷腸還教付東流”,白石 “還教”句則隱隱表現傷惜之情,比直言 “斷腸” 更給人以延續思維的空間。古有 《梅花落》 笛曲,故寫落梅多與笛有關,如李白 “黃鶴樓上吹玉笛,江城五月落梅花”,王冕“一枝羌管無人問,無數梅花落野橋”,宋徽宗 “忍聽玉笛,吹徹梅花”,姜夔則以 “玉龍哀曲”寫笛 (曲),以 “一片”代梅,以 “隨波去”寫落,自僻蹊徑。最后幾句,比之陸游 “寫真妙絕橫窗影”,不出 “影”字,但同樣給人以影之感。這不僅與 《暗香》呼應,而且不離 《疏影》 原題,既寫惜花,又照應上闋的用典,人們從詞人失落的心境中可以看出上文用典也是有言外之意的。
《疏影》 詠梅的高妙不僅在于不落窠臼,巧妙地用典,還體現在使用典故產生的言外之意。其典故使用的是幻境、北方、宮中的女性,能貼切地比照當時的社會歷史背景,因此而有寄托。言外之意還通過一些有深廣外延的義項表現出來,如 “同宿”、“無言自倚”、“不慣”、“暗憶”、“猶記”、“卻怨”、“莫似”、“還教”、“重覓”,“已入”等,動詞之前都有修飾語,共同構成錯落起伏的行文和變化萬端的心境,“既腴煉,又清虛”(陳廷焯·《云韶集》),其新意因此頗令人費解又引人譯解。
詞的用典還不斷變化描寫角度,不是以梅擬人而是以人喻梅,我們可以從 “同宿”,“倚竹”、“暗憶”、“歸來”等看到典故中人物的行跡,但也發現了詞人的行跡,直接地從 “想”字,“猶記”二字,“等恁時”幾句看出,間接地從 “同宿”、“客里相逢”、“不慣”體會出??梢?,詞人在用典詠梅時,是積極地加入自己的情感的。所以,其詞意所指,自然會聯系詞人當時的社會歷史背景及其身世,使 《疏影》已不是單純地詠梅而有言外之意了。
此詞的用典體現了姜夔追求的一種 “自然高妙”的手法:“非奇非怪,剝落文采,知其妙不知其所以妙?!?《白石道人詩說》)這種巧妙的用典,以及對典故意境的擴張,特殊義項的使用和情感的融入,使其句意深遠,在詠梅詞中一枝獨秀?!霸~莫善變于姜夔”(朱彝尊 《黑蝶齋詩馀序》),“美成詞……皆有法度,白石則如白云在空,隨風變滅”( 《白雨齋詞話》),這些不僅說明姜夔善自度新曲,而且說明其善自立新意。
上一篇:詠物類·正面、側面兼寫的宋詞藝術技巧|風格|特點|特征
下一篇:詠物類·形神入妙的宋詞藝術技巧|風格|特點|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