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格類·悲深婉篤的宋詞藝術技巧|風格|特點|特征
【依據】易安 《武陵春》,其作于祭湖州以后歟?悲深婉篤,猶令人感伉儷之重。(吳衡照 《蓮子居詞話》 卷二)
【詞例】
武 陵 春
李清照
風住塵香花已盡,日晚倦梳頭。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語淚先流。聞說雙溪春尚好,也擬泛輕舟。只恐雙溪舴艋舟,載不動許多愁。
【解析】 清代詞論家陳廷焯認為:“詞貴纏綿,貴忠愛,貴沉郁。”(《白雨齋詞話》 卷一) 陳氏的主張,可以說是 “溫柔敦厚”的傳統詩教的繼承和發展。所謂 “悲深婉篤”,也就是陳氏所標舉的纏綿、忠愛和沉郁。它是詞在內容上體現出的一種特質,是詞在寫法上表現出的一種特點,也是詞在風格上呈現出的一種特色; 它是用婉轉曲折的手法,紆徐低回的筆調,表達悲苦忠愛的內容,深摯凝重的感情; 它是有千言萬語郁積胸中,卻又不能一吐為快,而是以頓挫深曲出之; 內容上的 “悲”和寫法上的 “婉”,是構成它風格的兩個要素。象李煜的 《浪淘沙令》: “獨自莫憑欄,無限江山。別時容易見時難。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間。”悲則悲矣,稱其婉則未可; 晏殊的 《浣溪沙》 詞:“一曲新詞酒一杯,去年天氣舊亭臺。夕陽西下幾時回?無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識燕歸來。小園香徑獨徘徊。”其動人處在于委婉含蓄,非在情悲意苦也。而象李清照的 《武陵春》詞,以婉曲幽深之筆寫凄涼悲苦之情,確屬悲深婉篤之作。
李清照的后半生,可以說是倍嘗甘苦,歷盡艱辛。靖康之亂后,徽欽二帝北俘,宋室南遷,清照也隨丈夫趙明誠來到建康。建炎三年 (1129)五月,明誠被旨知湖州,同年八月卒于建康。時年四十六歲的李清照,從此開始了流蕩無依的亂離生活。南下以來,青州故居的書冊什物十余屋皆毀于兵燹,隨身攜帶的古籍文物也散失殆盡。先是國破,繼是家亡,接著又被誣陷為通敵,“愛惜如護頭目”的書冊文物“乃十去其七八”(《金石錄后敘》),接踵而來的變故使詞人的心靈遭受了殘酷的折磨和打擊,詞的創作也較前期發生了明顯變化。顛沛流離的生活遭遇,哀愁凄苦的內心世界,正是鑄就易安詞靈魂的重要元素。《武陵春》一詞,乃詞人五十三歲(1135)避難金華時之作,吳衡照依其內容,稱 “其作于祭湖州以后歟?悲深婉篤,猶令人感伉儷之重”,是深中肯綮的。詞的上片突出寫一個 “悲”字。“風住塵香花已盡”,用筆含蓄,極富暗示性。俞平伯曾評此句道:“意不過風吹落花,卻先說風住,再說塵香,而花已盡,一句三折。”(《唐宋詞選釋》)春風止息,春花零落,一個象征著美好的季節就這樣白白地流走了,消失了,逝去了!是惋惜,是無奈,還是哀嘆?一句平常的景語中,蘊涵了幾多情愫。接下來的“日晚倦梳頭”一句,將這種情愫間接地表達出來,用筆仍很含蓄。日色已高,起床后什么也不想做,連頭都懶得梳理,這自然是由于心緒不佳之故。“自伯之東,首如飛蓬。豈無膏沐,誰適為容?”(《詩經·衛風·伯兮》)在 《鳳凰臺上憶吹簫》 詞中詞人曾寫道:“起來慵自梳頭。”那是因為丈夫即將遠行而苦惱,如今斯人長逝,孑然一身,更有何心情可言! 經過以上兩句的描寫,以下轉為縱筆直書:“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語淚先流。”南渡以來,詞人經歷了多少變故,多少打擊,多少痛苦,如今早已是萬事皆休!“欲語淚先流”一句,將詞人內心隱藏著的深悲劇痛形象地表達了出來。上片的四句詞情真意篤,具有很強的寫實性。它是詞人生活境況的真實寫照,是詞人深厚情感的真實流露。唯其真,故能深,此所謂“以吾言寫吾心”(況周頤 《蕙風詞話》)者也。詞的過片,沒有補寫“欲語”的內容,也沒有任“淚”繼續“流”下去,而是宕開一筆,轉出一層新意。盡管眼前的春色已一掃而空,但聞說雙溪那里春色尚好,所以也微動泛舟之念。青年時代,詞人曾有過“興盡晚回舟,誤入藕花深處。爭渡,爭渡,驚起一灘鷗鷺”(《如夢令》)的經歷,那是怎樣一種欣喜和怡悅。然而,今天卻全然不同了。這種美好的念頭一閃即逝,重又墜入了悲苦哀痛的深淵。“只恐”兩句筆鋒迅即折回,由開到合,仍歸之于一個“愁”字。整個下片用“聞說”、“也擬”、“只恐”六個虛字,構成千回百折、起伏跌宕之勢,一步一轉,一轉一深,婉曲幽邃,蕩氣回腸。就在纏綿低回的曲調聲中,詞人姑且止住了心靈弦索的震顫,但它的余音卻在讀者的心底久久回旋。
作為抒情高手、婉約詞派的代表作家,李清照不僅有著篤實的性格,深厚的情感,更有著一段給她帶來無限苦痛的不幸遭遇。因而她的詞,尤其是后期的創作,大多表現出悲深婉篤的特征。如晚年流寓臨安時作的 《永遇樂》(落日熔金)詞,由景物節令寫到心情處境,詞情極盡悲苦衷婉之致。所以,南宋末年著名詞人劉辰翁自稱:“余自辛亥上元誦李易安《永遇樂》,為之涕下,今三年矣,每聞此詞,輒不自堪……”(《須溪詞》卷二)這種表現手法乃至創作風格,對南宋許多詞人如辛棄疾等都產生過一定影響。當然,這種情況的出現不是偶然的,不是詞人故作“窮苦之詞”的無病呻吟,而是那個特定的時代背景在詞人的創作中打下的歷史烙印。
上一篇:風格類·悲壯蒼涼的宋詞藝術技巧|風格|特點|特征
下一篇:風格類·意象壯闊的宋詞藝術技巧|風格|特點|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