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敘類·摹象口吻之白描式的宋詞藝術技巧|風格|特點|特征
【依據】參“直述事狀之白描式”條。
【詞例】
更 漏 子
張 先
錦筵紅,羅幕翠,侍宴美人姝麗。十五六,解憐才,勸人深酒杯。黛眉長,檀口小。耳畔向人輕道: 柳陰曲,是兒家,門前紅杏花。
【解析】這首小詞把一個發生在酒席歌筵間的才子佳人的戀愛故事寫得意趣橫生。起筆布設場面,在紅筵翠幕的烘托下,隨即把一位侍宴佳人推出畫面。“侍宴美人”,歌女也。唐宋間,歌兒舞女往往要在酒宴上為客人把酒侑觴。在詞人心目中,她長得漂亮極了! 不僅年輕標致,還有她自己的愛情觀: 愛才子。風流多才的詞人自然會中首選。兩人一見鐘情,歌女殷勤勸酒,借機眉目傳情。故事暫時打住,我們要談的是詞的下片。
過片“黛眉長,檀口小”遙應上片“姝麗”句,這才正式為歌女畫貌。黛眉,為人熟知,不必多說。檀,淺絳色,檀口,指紅艷的嘴唇。中國古代說女子貌美,往往以眉毛細長、口兒倩小為標準,俗所謂 “柳葉細眉、櫻桃小口”是也。黛眉、檀口,略施淡墨,而落筆又在“長”與“小”,故就修辭技法而言,仍是白描。抓住面部這兩點特征,佳人面貌之美殊足可想見,而詞人艷羨愛慕之情亦在不言之中。最妙的還在下面。“耳畔向人輕道: 柳陰曲,是兒家,門前紅杏花。”歌女見時機已到,佯裝把盞勸酒,躲過眾人的目光,在詞人耳畔輕聲而又急切的說道: 柳林深處,就是妾的家。別忘了,門前有棵紅杏花。竟然邀詞人到她家去幽會了! 這幾句寫歌女的動作,說話的口吻,真是活靈活現。借俯身斟酒耳邊傳語,顯得多么機靈! 話語純然歌女聲口,聲音雖小而感情熱烈,行為大膽卻并不輕佻,既符合歌女的身份,又和盤托出了歌女的神情、性格,而用筆卻只是白描。
歌女、才子在當時社會都是地位不高的人物,這種一見鐘情的戀愛具有一定的合理性與進步性。詞中主要就歌女著筆,則更值得深思。如果說上片還只是“泛寫”,那么,下片可謂之“專敘”。用幾筆白描“摹象口吻”寫歌女,勾畫出人物的鮮明形象和逼真神態,使故事得到進一步發展,升華了詞境,深化了題旨。
在唐宋詞中,為使詞章、詞情顯得更美,有些詞人常采用這種方法描寫人物的聲態笑貌,如“好是問他來得么? 和笑道: 莫多情”(張泌 《江城子》),“笑問雙鴛鴦字怎生書”(歐陽修《南歌子》)等,這就使抒情性極強的詞體增加了敘事性、故事性成分,推動了詞體的多樣化發展。在以編織情節、塑造人物為主敘事體文學樣式如小說、戲曲中,為要大量摹寫人物的語言、動作,這一方法自然會得到更為廣泛的應用。清人張竹坡評論 《金瓶梅》第一回時就說:“描寫伯爵處,純是白描追魂攝影之筆。如問希大說 ‘何如?我說’,又如伸著舌頭道 ‘爺’,儼然紙上活跳出,如聞其聲,如見其形。”在當代各種文學體裁中,這種修辭方法仍然有著很強的生命力。
上一篇:記敘類·景中有人,便增姿態的宋詞藝術技巧|風格|特點|特征
下一篇:結構類·以縱為擒之手段的宋詞藝術技巧|風格|特點|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