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詞典故·赤舄
【出典】 《詩經(jīng)·豳風(fēng)·狼跋》:“赤舄幾幾。”漢·毛氏傳:“赤舄,人君之盛屨也。”唐·孔穎達(dá)疏引《周禮·天官》:“屨人掌王之服屨,為赤舄、黑舄。”又引東漢·鄭玄注云:“王吉服有九,舄有三等,赤舄為上,冕服之舄。”《后漢書》志三十《輿服志下》:“九卿以下用……赤舄絇屨,以承大祭。”
【釋義】 赤舄為古代皇帝及貴官所穿的禮鞋。后人常用來代指達(dá)官顯宦。
【例句】 ①赤舄繡裳,消得道、斑斕衣好。(陳合《寶鼎現(xiàn)·壽賈師憲》2989)這里以“赤舄”切合權(quán)奸賈似道的身份。②待予環(huán)、赤舄映貂蟬,頭方黑。(黃通判《滿江紅·壽太守趙司直》3544)這里用來預(yù)祝趙太守官升高等。參見“貂蟬”條。
上一篇:典故《赤腳玉川驚走》什么意思|出處|釋義|例句|用典
下一篇:典故《赤舄飛朝》什么意思|出處|釋義|例句|用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