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詞典故·韞櫝藏玉
【出典】 《論語·子罕》:“子貢曰:‘有美玉于斯,韞匵而藏諸?求善賈而沽諸?’子曰:‘沽之哉!沽之哉!我待賈者也。’”宋·朱熹《論語集注》:“韞,藏也。匵,匱也。沽,賣也。子貢以孔子有道不仕,故設此二端以問也。孔子言固當賣之,但當待賈,而不當求之耳。”
【釋義】 匵,同“櫝”,指柜子。《論語》將人之有才須待當權者禮遇,比擬為將美玉藏在柜子里待價而賣。后因用作抱才待時之典。
【例句】 持心恬退,更能韞櫝藏玉。(無名氏《滿江紅·壽憲幕》3780)這里使用“韞櫝藏玉”一典,贊揚憲幕無躁進之心,而能抱才以待時。
上一篇:宋詞典故《酂侯何》什么意思|出處|釋義|例句|用典
下一篇:宋詞典故《鳣堂》什么意思|出處|釋義|例句|用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