飛花詠
清初刊本《飛花詠》序書影
清初刊本《飛花詠》正文書影
清代白話長篇才子佳人小說。全稱《飛花詠小傳》,一名《玉雙魚》。十六回。不題撰人。成書于清初。
現存主要版本有清初刊本,藏大連圖書館、日本淺草文庫。1983年春風文藝出版社“明末清初小說選刊”、1993年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北京師范大學圖書館館藏才子佳人小說選刊”排印清初刊本,1985年臺灣天一出版社“明清善本小說叢刊”、中華書局“古本小說叢刊”、上海古籍出版社“古本小說集成”影印清初刊本。
松江府華亭縣秀才昌全,年四十方生一子昌谷。這昌谷自幼聰慧,七歲時四書俱已讀完,詩詞歌賦,亦能出口成章。一日,昌全攜子到西門外錦香里,路遇好友朱天爵,遂一同前往。見有扮蘇東坡游赤壁的,陶淵明賞菊的,朱天爵大笑,順口念出一句:“千古高賢換面改頭成俗子?!辈仍谂粤⒖虘獙Φ?“一群惡少聳肩疊背學才郎。”朱天爵大為吃驚。此時身后有人說,對此對也不難。朱天爵回頭一看,原來是一老家人抱著個六七歲、顏若花朵的小女孩。她不慌不忙,對出一句:“三家村漢搽眉畫臉扮佳人?!北娙擞煮@又喜。小女孩名容姑,是朋友端居所生。一對佳兒佳女,不可當面錯過,朱天爵作伐,以祖傳玉制雙魚為聘,撮合昌谷與容姑定下終身。
昌全因祖上軍籍之累被解去邊庭守戍。途中,妻子杜氏病重,幸遇名醫唐希堯治愈。夫妻見來日艱難,又慮子不保,而唐希堯年屆五十未得子女,遂將昌谷過繼給他,改名唐昌。
端居自從別了昌全歸家,將雙玉魚付與女兒,叫她收好。容姑將玉魚緊緊系在胸前,時??赐?。端居一有工夫便與她講解古今列女歌賦詩詞。貌美多才的容姑,使無賴宋脫天起了邪念。一次,宋脫天知容姑外出看戲,糾集幫兇,佯稱捉拿強盜,擁入戲堂,乘亂搶走容姑,坐船藏入蘆葦深處。夜半容姑趁強賊沉酣酩酊逃脫,遇杭州知府鳳儀。鳳儀見她談吐有序,體態安徐,滿心歡喜。以“飛花”為題試才,容姑從容揮就,鳳儀驚喜萬分,遂收為義女,改名彩文。
原來收留昌谷做兒子的唐希堯即鳳儀的表弟。一日,鳳儀去唐希堯府上回拜,示彩文飛花詩,唐昌見了愛慕不已,應約當即和了一首,鳳儀將和詩取回付與彩文,彩文看后十分欽佩唐昌。鳳儀進京,王夫人在家料理。一日,她受唐希堯之約,攜彩文拜訪唐家,唐昌與容姑得以表兄妹相見。再次以飛花為題唱和,彼此暗暗稱羨,乘人不備,悄悄到后花園私訂終身。
唐昌縣試、府試均得第一,哄傳滿城。忌才愛財的唐希堯之侄唐涂原想將二兒子過繼給叔叔,圖其產業,不料唐希堯繼唐昌為子,心中大為不滿,尋機將唐昌打死,扔在城外一土崗邊。恰巧端居坐轎行至土崗,發現昏死的唐昌,收為義子,改名端昌。
鳳儀在京為官,生性剛直,觸犯權奸下獄。不久旨赦,謫為陜西榆林驛驛丞。遇兵亂與彩文失散。彩文獨自在荒野中啼哭,后又輾轉遇正在平定黑山嶺之亂的昌全。昌全見彩文是閨閣嬌娃,便收為義女,以娛老景。
昌全將彩文帶回衙來,派兩個丫環服侍。書房內書籍滿架,彩文每到針指之暇,看些書史,消遣寂寞。時間一長,不免思念起表兄唐昌,若到那苦風凄雨、花開花落之際,更覺惆悵。
端昌進京會試,胸藏錦繡,筆帶風云,中了第六名會魁。到了殿試,對策詳明,龍顏大悅,賜榜眼及第。端昌上疏天子,削降權奸,風儀欽賜還朝,官復原職。
昌全因功欽賜回到老家,端居離任返鄉,與昌全相逢,都已發鬢蕭疏,二人流淚欷歔。
端昌家賀客填門,朱天爵奔跑二家間,為端昌、昌小姐作媒,都因各有舊約而遭婉謝。
一日,昌全邀端居父子、朱天爵來園中花下飲酒,半酣之際,欲觀端昌詩才,遂叫書童去取筆硯。昌小姐得知緣由,吩咐書童待端昌做完悄悄拿來,看后即還。端昌正要尋思,抬頭看見落花片片,飛舞筵前,一時觸動當年情景,想起鳳小姐飛花詩之妙,竟提筆照她前詩寫出,大家看了贊賞不已。書童趁收拾筆硯將詩竊回,遞與小姐。小姐閱后大驚,再細細翻看,字跡起落宛然是唐表兄的筆法,遂將唐兄和韻飛花詩寫好付與書童,仍放原處。端昌飲了幾杯,思緒仍在彩文小姐飛花詩之中,又將詩箋取來看,竟是自家和彩文小姐的飛花詩,也大吃一驚。這首和詩只有鳳小姐知道。飛花詩飛去飛來復飛會于此,作詩者、和詩者俱苦盡甘來,端昌與彩文二人終結良緣。
一日,唐希堯造訪鳳儀,各訴一番離別之苦。不期端昌差人來下書,鳳儀拆開看罷,不勝驚喜,原來女兒有人收留,已與表侄端昌結婚成親,遂與王夫人并唐希堯夫婦一同到華亭縣。與端居、昌全相聚后,最終認明,榜眼端昌即昌谷,以昌全夫婦為生身父母,認唐希堯夫婦為恩養父母,拜端居夫婦為岳父母;彩文即容姑,以端居夫婦為生身父母,認鳳儀夫婦為恩養父母,事昌全夫婦為公婆。一雙玉魚,最終入攏一處。
上一篇:《青樓夢》介紹|賞析
下一篇:《飛跎全傳》介紹|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