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圭志
清嘉慶十年(1805)繡文堂刊本《白圭志》扉頁書影
清嘉慶十年(1805)繡文堂刊本《白圭志》正文書影
清代白話長篇才子佳人小說。全稱《第八才子書白圭志》,一名《第八才子書》,又名《第十才子書》、《第十才子書白圭志》、《第一才女傳》、《第一才女傳白圭志》、《白圭全傳》。四卷十六回。題“博陵崔象川輯”,其生平不詳。成書于清嘉慶三年(1798)。
現存主要版本有清嘉慶十年(1805)補余軒刊本,藏國家圖書館;清嘉慶十年(1805)繡文堂刊本,藏鄭州大學圖書館;清嘉慶十二年(1807)永安堂刊本;清咸豐九年(1859)右文堂刊本,藏大連圖書館;清同治元年(1862)文德堂刊本,藏南京圖書館;清光緒二十年(1894)崇文書局石印本。1985年春風文藝出版社“明末清初小說選刊”排印清江左書林刊巾箱本,中華書局“古本小說叢刊”影印永安堂刊本,上海古籍出版社“古本小說集成”影印繡文堂刊本。
明代江西吉安府吉水縣富翁張盈川,客死湖南,就地安葬。盈川有二子:長子張博,字衡才,歸吉水故鄉;次子張高,字昆山,定居湖南,以祭掃父塋。兩人皆富且貴。
張博濟困扶危,恤孤憐貧,遠近感其德。娶妻何大姑,乃同邑孝廉何舒公長女。何之次女二姑嫁夏松。松居蘇州行商,眷屬皆同往。博年四十,始生一子曰朋祖,字庭瑞;越年冬又生一女蘭英,皆不凡之品。博有族弟宏,自幼飄蕩江湖,歸家來訪,博見其言辭謹慎,甚愛惜之,薦往蘇州夏松處,并親送其前往。博歸,宏送之,見博衣箱內有珍珠手串,價值萬金,陡起歹心,遂用毒藥將博毒死,謊稱暴病辭世。博家人不察,反請宏主持家事,宏從中取利,不到兩年,妻奴、田屋皆有。
張宏有子名美玉,眉清目秀,聰慧過人,唯品行不佳。及庭瑞七齡,何氏為之延師,美玉亦附塾就讀。蘭英自幼男裝,里人多不知其為女子,時亦與兄及美玉一同讀書,俱各聰明,皆善詩文。及縣試,三人同赴考,皆高中。后庭瑞至廬山白鹿洞書院從師,與同學武建章相契。庭瑞打算以妹蘭英許之。建章本夏松之子,當年由蘇州返鄉,失落江中,為福建潼州道武方山所救。方山過六十無子,遂帶歸南康撫養。
鄉試期近,而武方山病重,建章回家省父,庭瑞獨赴鄉試。庭瑞于江上巧遇湖南巡撫楊時昌之女菊英,互悅才貌,遂私訂婚約。至京師,恰遇美玉,相邀同寓。庭瑞酒后失言,將菊英訂盟之事告之。建章回南康事父,俟其病愈,亦即赴試,巧與男裝赴試之蘭英同寓。蘭英慕建章才貌,有自托之意,因假言有妹,欲許建章。后庭瑞得知妹屬意建章,與己所想不謀而合,甚喜。美玉因醉后失言,得罪主考,被革逐。結果蘭英高中解元,庭瑞第二,建章第五,乃相約來年同赴京會試,遂別。
菊英至父任所,以江上與庭瑞訂盟之事告之,父以為大逆不道,逼令自盡,于是菊英跳入花園古井中,幸被老仆王中救出。菊英奪路私逃,被庭瑞之叔張昆山收為義女。昆山有二子:長子名登,字敬威;次子名華,字顯威,俱喜詩文,有才學,與菊英結為姐弟。后菊英母親命王中尋女,遂厚贈昆山,令菊英暫居張府。值題名錄送至,昆山知侄已高中,菊英早與庭瑞訂盟,甚喜,修書告庭瑞。豈料信落入美玉手中,美玉遂假冒庭瑞之名至昆山家。時菊英父親已深悔當初一時魯莽,迎菊英歸府,擬擇吉完婚。美玉假冒被菊英識破,交縣令責打,美玉丟盡臉面,無地自容,離湖南往蘇州,欲尋訪絕色女子。花園中巧遇云南布政劉元輝之女秀英,一拍即合。
翌日,秀英男裝而出,前往投奔美玉,事為其父所知,因入縣衙,告美玉拐騙良女,美玉下獄,秀英懼逃。其仆歸告張宏,宏乃攜金銀親赴蘇州打點,值元輝之子劉忠為福建巡撫,舟泊南康,夜夢城隍賜一白圭,醒后得圭,圭上書寫張博被害經過。逮宏正法,張博之冤始雪。美玉缺德,亦斃于獄中。秀英男裝逃至九江,被湖南楊巡撫家人攜往巡撫府。時秀英知美玉已故,乃與菊英盡訴衷腸,姐妹相稱。
庭瑞、蘭英、建章同入京會試,高中一、二、三名,殿試又分別中狀元、榜眼、探花。適值福建巡撫送奏報及白圭至,庭瑞始知自己父親被害的前因后果,旋即告假歸省;建章也以丁父憂南返。
庭瑞、蘭英至家,奉母命往福建祭奠亡父,叩謝巡撫劉忠。庭瑞乃以蘭英男裝之事相告,求其設法救援。忠以妹秀英許庭瑞。詔命庭瑞為湖南學政,蘭英為江西學政。蘭英以己為女身,思勇退免禍,辭之。庭瑞以入湖南可探菊英消息,欣然前往。
菊英、秀英知庭瑞高中狀元,而久不至,疑其負義背盟,乃男裝,更名秉乾、秉剛,兄弟相稱,外出訪尋,直至江寧,入縣試。學憲王彥驚其才,薦至京師。庭瑞至湖南,知菊英外出。拜見叔父昆山,知堂弟敬威、顯威皆奇才,亦薦入京師。四人同寓絲綸閣待試。帝女璧玉,秦王女金鸞系才女,化名朱璧、朱鸞應試,亦男裝寓閣中。欽點六人為翰林六子。帝見秉乾、秉剛少年英俊,才氣橫溢,欲招為駙馬、郡馬,令大學士孫建庭至湖南楊巡撫處議親。菊英避居張昆山家。昆山以報庭瑞,傳媒至楊府。楊巡撫悉秀英、菊英男裝入試,有欺君之罪。適萬歷帝選妃,嚴飭雖公侯之家不得隱,巡撫以菊英、秀英報。孫建庭回朝復命,帝方知秉乾、秉剛原為女子,悔逼親之過,遂以敬威、顯威為駙馬、郡馬。
菊英、秀英入京,點選官適為秀英兄劉忠。忠上表具奏,帝以菊英、秀英配庭瑞,詔命進京完婚,后建章與蘭英亦終成眷屬,復認生父母夏松、何二姑。后楊時昌于明亡前登臨仙境,與國同體。張、夏兩家子孫繁衍,福壽綿長。
上一篇:《療妒緣》介紹|賞析
下一篇:《百煉真海烈婦傳》介紹|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