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三藏出身全傳
明代白話長篇神魔小說。又名《唐三藏西游全傳》、《西游記傳》、《西游記》、《西游唐三藏出身傳》、《唐三藏出身傳》、《唐僧出身全傳》。四卷四十回。題“齊云陽志和編,天水趙毓真校,芝潭朱蒼嶺梓”。陽志和,一作楊致和,生平不詳。成書于明萬歷年間。
現存主要版本有明芝潭朱蒼嶺刊本,藏英國牛津大學博德廉圖書館;清嘉慶十六年(1811)《四游記》合刊本,藏國家圖書館;清道光十年(1830)《四游記》合刊本,藏國家圖書館;清小蓬萊仙館《四游記》合刊本。1984年人民文學出版社“中國小說史料叢書”排印錦盛堂刊本,1985年臺灣天一出版社“明清善本小說叢刊”、上海古籍出版社“古本小說集成”影印芝潭朱蒼嶺刊本,1986年上海古籍出版社《四游記》排印坊刊本。
東勝神州大海中的花果山,山頂有一仙石,內育仙胎。一日開裂,產一石猴。石猴因勇探福地水簾洞,被群猴尊為猴王。為學長生不老之術,躲過閻王勾命之難,猴王云游天涯,飄洋過海,來到靈臺方寸山、斜月三星洞,拜須菩提祖師為師,法名孫悟空,學成七十二般變化,能翻十萬八千里的筋斗云。歸后,剿了混世魔王;入龍宮,討得如意金箍棒;下冥界,勾掉猴屬生死簿。
明芝潭朱蒼嶺刊本《唐三藏出身全傳》正文書影
明芝潭朱蒼嶺刊本《唐三藏出身全傳》正文書影
龍王、閻王上天告狀,玉帝息事降旨招安,封猴王為弼馬溫。后知官職低微,打出南天門外,回花果山豎起“齊天大圣”旗號。玉帝派李靖父子出師圍捉不果,依金星所言,再降旨招安,封猴王為徒有空名的“齊天大圣”,代管蟠桃園。猴王卻偷吃仙桃、痛飲仙酒,攪亂了王母娘娘的蟠桃勝會。又誤入老君門庭,飽吃金丹。自知闖下大禍,逃回花果山。玉帝差天兵十萬擒拿妖猴,又不勝。觀音菩薩舉二郎神助戰,兩者各顯神通,變化多端,不分勝負。因老君擲下金剛圈打倒猴王、又被哮天犬咬住,方被擒。但無法傷其性命,不得已,投入老君煉丹爐中,七七四十九天,煉就了火眼金睛。猴王出爐后,大鬧天宮,所向無敵。玉帝無法,請如來佛祖,得以將猴王壓在五行山下。
五百年后,如來佛祖命觀音帶取經必備的袈裟、錫杖等寶物,到東土尋找取經人,來西天取三藏真經。觀音途中收被貶下界的卷簾將軍及天蓬元帥,分別取名沙悟凈、豬悟能,救了小龍馬。來到五行山,和孫悟空約定,等待取經人來,保上西天,同登佛門。
唐朝太宗皇帝登基已一十三年,長安城中有一賣卦先生,百卦百靈。涇河老龍變做秀才前來詢問雨情,為賭勝,故意行錯雨,罪犯天條。雖求唐王救助,仍被魏徵夢斬。龍王在陰間狀告唐王言而無信,太宗因此生病,冥府三曹對案。判官崔玨受好友魏徵所托,私改生死簿,為太宗增壽二十年,得以脫罪還陽。太宗即命選一有德行的高僧陳玄奘,筑壇開建道場,超度眾生。值觀音菩薩來此,現身經壇,命玄奘往西天拜佛,求取大乘真經。太宗即與玄奘結為兄弟,賜號“三藏”。
唐三藏就此帶隨從西行。一行來到邊界雙峰嶺時,失足跌入陷坑。牛、熊、虎精吃掉了二從者,三藏為太白金星所救。這是西出長安第一難。三藏過五行山,放出孫悟空,取名行者。行者打死攔路六賊,遭三藏非議。一時火起,離開師父東去,后聽從龍王勸告回歸,戴上觀音賜給的金花帽(緊箍兒),從此不能再使性兒,一無他念,望西而進。過鷹愁澗,請觀音降伏孽龍,變白馬當腳力。借宿觀音禪院時,二百七十歲的老和尚看中唐僧袈裟,火燒禪堂,謀害唐僧。結果黑風山熊精趁火打劫,搶去佛衣。得觀音相助,收伏妖怪,取回佛衣。過高老莊,收豬悟能,取名八戒。過黃風嶺,遇黃風大王作怪,請小須彌山靈吉菩薩降伏,收了鼠精。過流沙河,收沙悟凈。從此,師徒四人同心見阿彌。途中,觀音以色試唐僧等禪心,八戒思淫被難;行者五莊觀偷吃人參果被困;過白虎嶺,孫悟空三打白骨精,因八戒挑唆,被唐僧逐走;隨之,唐僧被黃袍妖所捉,八戒用激將法請回行者收妖救師;過平頂山、降金角、銀角大王,收五寶,歸還太上老君;至寶林寺,唐僧夢鬼訴冤,行者收伏青獅精——文殊菩薩坐騎;過火云洞,觀音收伏牛魔王之子、圣嬰大王紅孩兒,做善財童子;到車遲國,除虎力、鹿力、羊力三精;過通天河,觀音降南海蓮花池中鯉魚精。唐僧師徒得老黿接渡過河,答應老黿代問佛祖何時換得人身;過金兜山,遇獨角兕大王。此是老君青牛下界,得老君收之;到西梁國,唐僧、八戒誤吃子母河水,解救后又被琵琶洞蝎子精攝去,請得昴日星官——雞神滅之;又遇六耳獼猴作亂,真假猴王打至天宮地府,觀音座前,眾神皆不能辨真假,后妖猴被如來除滅;過火焰山,打敗牛魔王,得芭蕉扇,煽滅火焰山火;到小雷音寺,遇黃眉大王,彌勒收之,原是佛前童子;到朱紫國,遇賽太歲,觀音收之,原是座騎金毛吼;過盤絲嶺,在盤絲洞打死蜘蛛精,收伏蜈蚣精;到獅駝國,遇青獅、白象、大鵬三魔,如來帶文殊、普賢收之;過豹頭山,遇九頭獅妖,太乙天尊收之;到天竺國,遇嫦娥玉兔作亂,收之。
終于上靈山,到雷音,拜佛祖,呈文牒。如來訓言后,吩咐阿儺、伽葉檢經傳與。哪知二尊者因未得唐僧好處費,給的是無字經本。虧燃燈古佛干涉,最后才得真經。由金剛送至長安,拜見太宗,獻上真經。路途十萬八千里,逢難八十一,歷時十四載。
后師徒四人,平步登云,飛至西天。如來封唐僧為誦壇功德佛,悟空為斗戰勝佛,悟能為凈壇使者,悟凈為金身羅漢,白馬為八部天龍王。一眾皈依佛教,升入仙班。
上一篇:《品花寶鑒》介紹|賞析
下一篇:《唐書志傳通俗演義》介紹|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