笑林廣記
清代文言笑話集。又名《增廣笑林廣記》、《增廣笑林廣記全集》。不分卷。程世爵撰。作者生平未詳。成書于清光緒二十五年(1899)。
現存主要版本有清光緒二十五年(1899)刊本;清石印本;民國廣益書局鉛印本,藏上海辭書出版社。臺灣新興書局“筆記小說大觀”影印清石印本,1996年齊魯書社排印清光緒二十五年(1899)刊本。
書前有題為“光緒二十有五年歲次己亥仲夏”的作者自序,其中云:“爰自杜門謝客,假余歲月寬閑,閉戶著書,讀彼光陰迅速,抒胸中所記憶,必教盡相窮形。佐捥底成文章,原屬耳聞目見。倘或逢人說鬼,對客解頤,有時拍案叫奇,供余適口,使敝廬頓作為安樂窩,鼓大塊盡成歡笑場。豈非一時快意事哉!”其著書的目的是“以譏刺勸諷有關名教者”。全書意在嘲諷當時社會之各種病態世相,發泄作者對官場世相之種種憤懣之情。作者胸有塊壘,行之于筆,詼諧幽默,文字也舒緩得多。雖與游戲主人《笑林廣記》同名,而內容實異,全書不少小說敘事性強,有較完整的故事情節,人物性格鮮明。出現在作者筆下的小偷、妓女、嫖客、庸醫、縣令、巡撫、警察、夫人,無不栩栩如生,構成了一幅晚清社會的風俗畫。
盜官
有一小偷,橫行鄉里,被百姓趕走。他拿著贓物,逃到外地,變賣后捐得一官。當地有個勢利小人,為巴結他而把女兒嫁作其妻。小偷不改本性,依然暮出早歸,出去偷竊。妻子問他,只說在外赴宴。一日,小偷又趁夜外出,妻子在后暗中跟蹤。不久,她見丈夫到一破廟內換了黑色的短衣,又悄悄躥至一條偏僻小巷,拿出身藏的斧頭,開始鑿壁。約摸兩個時辰,洞成,他彎腰鉆洞而入。妻子連夜回家,叫來婢女、老婦,一起換穿上男裝,扮成巡夜者,在洞旁等候。不久,小偷偷了東西后出來,被捉,讓家人等重打了二十下放歸。妻子在家等他回來,問他:“昨夜在何處?”小偷說:“在看劇。”妻子又問:“看何劇?”他回答說:“長生殿。”妻子又說:“我聽說昨夜演的是雜劇,開場是《燕子箋》,鉆狗洞,末場是《勘皮靴》,打竹篦耳。”小偷知道事已敗露,漲紅了臉,再也不敢答一句了。妻子正義凜然,把丈夫大罵一頓后,出門而去,再也沒有回來。
清石印本《笑林廣記》目錄書影

清石印本《笑林廣記》正文書影
儒醫
有一青年,讀書未成功名,只得學醫,自稱“儒醫”。一日,他下鄉看病,行至中
途,忽覺口渴,就叫轎夫去尋茶。時處荒郊,沒有人煙。他們來到一座學堂,其中的先生是個怪人,凡人都必須先和他講道學。講對了,才有茶喝。儒醫便和他聯句,惺惺相惜,一見如故。儒醫暢飲后,頓覺兩腋生風,詩思滿溢,再三拜謝后離去。到夏天,儒醫又去鄉下看病,不見先生,便去竹林深處尋找,方才會面。兩人又聯對、飲茶而去。秋、冬皆如此。一日,先生盛宴款待儒醫,滿飲三杯后,已經微醉。別后行至中途,忽然詩興大發,吟成七律一首,眾人十分佩服。
懼內令
有一縣官,擅長拍馬奉承。一日,他與同僚前往拜見巡撫,則跪膝在地,前行至堂前,叩頭有聲,額上腫塊如巨石。叩畢,他又從袖中取出金珠,放在巡撫座下,匍伏不起。巡撫十分不悅。縣官說:“大人是卑職老子,卑職是大人兒子,不到之處請訓誨,可也。”巡撫更加震怒,擲金珠而訓斥他。同僚代為婉求。巡撫說:“你們不知,我與他是同鄉,素知他十分懼內。每日早起,膝行數次,叩首如響柝。隨出金珠,戲作簪環。稍有不悅,雙手捧杖,口呼‘夫人是下官母親,下官是夫人兒子’,叱之始出。剛才看他的情形,和在家時一模一樣,這真是在調戲我啊!”話未說完,忽聽得屋后一聲巨響,原來是妻子在呼喚。此時眾人都嚇得變了臉色,巡撫等也戰栗而退。
羅卜對
有一先生在他人家中教書,主人十分吝嗇,每餐只供羅卜一菜,他心中敢怒而不敢言。一日,主人請先生吃頓便飯,以考學生功課。先生以為時機已到,便設計報復主人。他預囑學生,須以先生手中所夾之物為題吟詩。這日飯桌上,主人以“核桃”為題考學生,而學生則望著先生手中的筷子所夾的是羅卜,就回答說是“羅卜”。主人不悅,又以“綢緞”為題考學生。學生又答以“羅卜”。主人又不悅。其后,他又以“鑼鼓”為題,學生又答以“羅卜”。如此多次,惹得主人大怒,責罵說:“先生為什么總讓學生以‘羅卜’作答?”先生也很惱火,回答說:“你天天叫我吃羅卜,好容易請客,又叫我吃羅卜,我眼睛看的,肚里咽的,全是羅卜,為什么你不讓我叫你令郎以‘羅卜’答之?”主人自知理虧,再也不敢言語。
丐換形
有一乞丐,帶著妻子在街上討飯,晚宿于十王殿走廊上。一日,他從一富翁家討飯歸來,痛哭著對妻子說:“同樣為人,那些富貴人家,吃美酒佳釀,擁嬌妻美妾,何等快樂,而我則如此寒酸。閻王為何這樣不公平待人?”不久,他睡在走廊下,夢中被十王召去,對他說:“你不要怨恨我,我為你換形,以享盡人間富貴歡樂。”接著他讓小鬼將乞丐的舌、肩、鸞封艾帶,下體等全部換成他人。乞丐大喜,叩謝而去。天明醒后,妻子又端來往日討來的殘羹剩飯,乞丐大怒,狠狠地責罵說:“我要吃山珍海味,勿要用這等殘羹次飯污我口舌。”妻子又遞過一件破衣給他穿。乞丐大罵說:“我要穿錦繡羅衣,勿要用這等破衣來辱我軀體。”妻子大驚,罵他瘋癲,乞丐愈發惱怒說:“我早晚要金屋藏嬌,娶得三千粉黛,看你這黃臉婆,到何處去覓食?”妻子十分害怕,問他原因,乞丐把夢中的情形一一告知。 妻子大笑著說:“你啊,真是一個呆子。 你滿身都換,卻還沒有換得石季倫的豪富命啊!”聽了妻子的話,乞丐一時無言以對。
搭拉酥
有一妓女,很有姿色,人都叫她“搭拉酥”。一嫖客輕財重色,攜帶千金來嫖娼。妓貪其財,曲意奉承。嫖客十分滿意,揮金如土。不久,錢財耗盡,又接家信,催他回去。“搭拉酥”知道后,臥床痛哭不止。嫖客益發留連不舍,竟至囊空如洗。他靜心想后,頓生疑問:“我要走,她立刻就哭,哭得眼紅流淚。”嫖客心想:她就是要哭,也何止如此快,其中必有緣故。等到妓女離房后,他四處尋找,在被褥下找到一紙包洋煙,乃知真實的原因。于是,他暗中用鋁煤換了洋煙。“搭拉酥”不知,又施故技,偷偷用鋁煤抹臉,揉成一雙黑眼。嫖客說:“我有錢時,你笑顏相待;我無錢時,你烏眼相看。”妓女自知誤抹,連忙洗盡,又施粉脂,再整云鬟,更覺美艷無比,嫖客仍然執迷不悟,一心要待她從良后帶回家。妓女答以要和媽媽相商。嫖客欲走不舍,欲留無錢,甚覺為難。后來,他和妓女商量,決定在妓家做仆人,乘隙和“搭拉酥”同睡,如此相安無事。一日,來一少年嫖娼,他極有錢,“搭拉酥”棄舊迎新,百般奉承,少年見嫖客在旁,面又和善,就邀他在旁側坐,聯句取樂,倒也十分盡興。
上一篇:《笏山記》介紹|賞析
下一篇:《笑笑錄》介紹|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