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滸傳
明代白話長篇英雄傳奇小說。又名《京本忠義傳》、《水滸全傳》、《忠義水滸傳》、《忠義水滸志傳評林》。一百回,亦有一百二十回、一百十五回、七十回等。題“錢塘施耐庵的本,羅貫中編次”,亦題“施耐庵集撰,羅貫中纂修”等。施耐庵,一說名子安,又名肇瑞,字彥端,別號耐庵,元末明初江蘇興化人,后流寓錢塘,卒于淮安;另一說施耐庵是浙江錢塘人,身份類似書會才人,事跡無從查考。羅貫中,名本,字貫中,號湖海散人,元末明初太原人。成書于元末明初。
明萬歷二十二年(1594)余氏雙峰堂刊本《水滸傳》正文書影
明萬歷三十八年(1610)容與堂刊本《水滸傳》正文書影
明萬歷四十二年(1614)袁無涯刊本《水滸傳》引首書影
清初金閶本衙藏板葉瑤池覆刊貫華堂刊本《水滸傳》扉頁書影
現存主要版本有繁本和簡本兩個系統。繁本主要有明嘉靖武定侯郭勛刊殘本,藏國家圖書館;明萬歷十七年(1589)天都外臣(汪道昆)序刊本,一百回;明萬歷三十八年(1610)容與堂刊本,一百回,藏國家圖書館、中國社會科學院文學研究所;明芥子園刊本,一百回;明萬歷四十二年(1614)袁無涯刊本,一百二十回;明崇禎十四年(1641)貫華堂刊本,七十回;清初金閶本衙藏板葉瑤池覆刊貫華堂刊本。簡本主要有明萬歷二十二年(1594)余氏雙峰堂刊本,二十五卷,藏日本日光山輪王寺慈眼堂;明萬歷黎光堂刊本,一百十五回;明崇禎雄飛館合刻《二刻英雄譜》本,一百十回,藏日本內閣文庫。1985年河北人民出版社排印1933年上海中西書局刊澄江梅寄鶴藏本,1985年臺灣天一出版社“明清善本小說叢刊”、中華書局“古本小說叢刊”、上海古籍出版社“古本小說集成”影印容與堂刊本、芥子園刊本、金閶本衙藏板葉瑤池覆刊貫華堂刊本、余氏雙峰堂刊本、雄飛館刊本等,1989年人民文學出版社排印本,1989年江蘇古籍出版社排印本,1989年岳麓書社“古典名著普及文庫”排印袁無涯刊本,1991年齊魯書社“明代四大小說”排印金閶本衙藏板葉瑤池覆刊貫華堂刊本,1993年上海古籍出版社排印容與堂刊本,1994年武漢出版社排印余氏雙峰堂刊本。
宋仁宗皇祐三年,瘟疫流行,洪太尉奉旨請張天師未遇,擅自打開江西龍虎山伏魔殿之井,誤放走鎮鎖在井中的三十六天罡、七十二地煞。
宋哲宗時,東京無賴子弟高俅因踢毬而被端王收留,端王即位為徽宗,高俅發跡,提升為殿帥府太尉。高俅挾私報仇,迫使禁軍教頭王進攜母逃往延安府。王進經過華陰縣收九紋龍史進為徒。史進因結識少華山好漢朱武等人,官府來史家村捉拿,史進為躲避官軍就往延安府尋王進。路過渭州,結識提轄魯達和李忠。三人在酒樓喝酒時,聽說“鎮關西”鄭屠欺辱民女金翠蓮。魯達贈銀義救金氏父女,并三拳打死“鎮關西”,逃到五臺山削發為僧,取法名智深。智深因不守清規,醉打山門,被長老差往東京大相國寺。沿途大鬧桃花村,教訓了企圖強占民女的小霸王周通,還火燒瓦罐寺,除掉作惡多端的和尚崔道成和道人邱小乙。智深到東京大相國寺后,被分派看菜園。他制服偷菜搗亂的潑皮,酒后倒拔垂楊柳,大顯威風,由此結識了禁軍教頭林沖。此時,林沖的娘子到岳廟進香遭高俅之子高衙內調戲,林、魯聞訊趕來,林沖因他是上司的兒子而強忍怒火,魯智深則憤憤不平。陸謙等替高俅設計,誘使林沖買寶刀,使之誤入“白虎節堂”,被發配滄州。又買通解差欲在野豬林殺害林沖,幸被魯智深尾隨保護救下。林沖因得小旋風柴進的款待和幫助,到滄州后被派看守天王堂。高俅父子再派陸謙、富安到滄州火燒草料場,欲置林沖于死地。幸林沖外出逃脫,后林沖大鬧山神廟,手刃陸、富,雪夜投奔水泊梁山。梁山頭領王倫胸襟狹隘,先不愿收留,后又要林沖下山殺人取“投名狀”。林沖在山下與因失陷花石綱而丟官的青面獸楊志交手,難分勝負。王倫想留下楊志牽制林沖,而楊志不愿落草。楊志到東京被高俅斥退,盤纏用光,只得上街變賣祖傳寶刀。他在天漢橋怒殺潑皮牛二,后被充軍北京大名府。大名府留守梁中書賞識楊志,派他押送生辰綱到東京給蔡京祝壽。山東鄆城好漢托塔天王晁蓋、智多星吳用、入云龍公孫勝及劉唐、阮氏三兄弟等人在黃泥岡智取生辰綱。楊志丟失生辰綱,正無路可走之際,遇到魯智深、曹正等人,一起殺了鄧龍,在二龍山當了頭領。黃泥岡生辰綱案發后,官府行文捉拿晁蓋,鄆城押司宋江與朱仝、雷橫為晁蓋通風報信,晁蓋等逃到梁山泊。王倫又不肯收留晁蓋,惹惱林沖火并王倫,推尊晁蓋坐第一把交椅,山寨日益壯大。
晁蓋派劉唐下山贈金送信給宋江。宋江外室閻婆惜與張文遠有奸,就用晁蓋信來要挾宋江。宋江無奈,怒殺閻婆惜后去柴進家避難。他在柴府相識武松,相處融洽。武松回鄉探兄,在景陽岡打虎除害,當了陽谷縣都頭,與哥哥武大相會。武大之妻潘金蓮先挑逗武松不成,后與財主西門慶勾搭成奸,在武松公干外出時,二人合謀毒死武大。武松歸家訪得證據,但官衙受賄不予伸張正義。武松為兄報仇,殺死奸夫淫婦,到官府自首,被刺配孟州。刺配途中,武松在十字坡結識孫二娘、張青夫婦。武松受管營官之子施恩厚待,感恩而代施恩報仇,醉打蔣門神,為施奪回被蔣霸占的快活林酒店。蔣門神買通張都監陷害武松,武松又被刺配恩州牢城。張都監又派人在飛云浦謀殺武松。武松察覺后殺死公人,夜返孟州,血濺鴛鴦樓,殺死張都監、蔣門神等人。武松在張青夫婦幫助下,改裝成帶發修行的頭陀投奔二龍山,在孔家莊再次遇見宋江。
明萬歷三十八年(1610)容與堂刊本《水滸傳》插圖書影
明萬歷三十八年(1610)容與堂刊本《水滸傳》插圖書影
宋江與武松分手后,到清風寨探望花榮,被劉高陷害。宋江、花榮大鬧清風寨后要去梁山泊,路遇石勇傳其父病亡的假信,宋江回家奔喪遭捕獲,發配江州。他一路上相交了不少好漢,與戴宗、李逵結為好友。宋江因酒后在潯陽樓題反詩,被通判黃文炳告發而判死罪。梁山好漢晁蓋、李逵化裝到江州劫法場,與張俊等人會合救出宋江,二十九條好漢在白龍廟小聚義后同上梁山。
宋江下山接父,被追捕,在還道村得九天玄女授三卷天書,后被李逵等相救回梁山。李逵隨后也下山接母,回家路上殺了假李逵(李鬼)。返山途中他連殺四虎,曹太公為他在莊上慶功時,李鬼妻告發了他,后經朱富、朱貴相救,一起上了梁山。宋江令戴宗下山尋訪公孫勝,戴宗沒有尋到公孫勝,卻相逢楊林、裴宣等同上梁山,又在薊州認識了拼命三郎石秀和病關索楊雄。楊雄妻潘巧云與和尚裴如海通奸事發,石秀殺和尚后又與楊雄在翠屏山殺潘巧云,然后與鼓上蚤時遷共奔梁山。他們路過祝家莊時受辱,時遷被捉。祝家莊一直與梁山泊為敵,石秀、楊雄上梁山搬兵,宋江率好漢兩次攻打祝家莊都失利。此時,山東登州獵戶解寶、解珍兄弟被惡霸毛太公誣陷入獄,顧大嫂、孫新及登云山好漢鄒淵、鄒潤等,迫使登州軍馬提轄孫立造反,劫牢救出解寶解珍,共投梁山泊。吳用設計拆散了祝家莊與扈家莊、李家莊的聯盟,又利用孫立與祝家莊教師欒廷玉的師兄弟關系,派孫立等人打入祝家莊內部,里應外合,三打祝家莊,大獲全勝。后吳用又用計賺李應上山入伙。
鄆城縣都頭雷橫路經梁山,不愿入伙。他回鄆城后因不堪受辱,打死知縣相好白秀英,被捕入獄。都頭朱仝放走雷橫,被刺配滄州。吳用帶雷橫、李逵來滄州邀朱仝上山,趁朱仝與雷橫敘談的時候,李逵殺死朱仝照看的知府的小兒子,迫使朱仝上山。朱仝因此恨李逵所為,吳用就留李逵在柴進莊上暫住。柴進叔父的花園被高唐州知府高廉的妻弟殷天錫強占,李逵打死殷天錫,柴進被關進死牢。宋江率兵打高唐,被高廉妖法擊敗,又派戴宗、李逵去薊州請回公孫勝,破了高廉妖法,攻下高唐救出柴進。高俅為替其弟高廉報仇,以雙鞭呼延灼為主將布連環馬,大興三路兵馬,攻打梁山義軍。吳用設計派時遷盜出金槍手徐寧傳家寶雁翎甲,誘得徐寧上山。徐寧教授梁山好漢使用鉤鐮槍,大破連環馬。呼延灼兵敗青州,在桃花山被周通、李忠盜走御馬。呼延灼攻打桃花山,擒白虎山孔明,二龍山魯智深等前往救援,三山聚義一起攻打青州。宋江又派來兵馬相助,終于智擒呼延灼,計破青州城。三山好漢全部都上了梁山,呼延灼也加入義軍。
魯智深去華州請少華山史進等來梁山聚義,不慎與史進一起陷于獄中。吳用用計劫持去華山降香的太尉宿元景,攻破華州,救出魯智深和史進。公孫勝也收伏徐州芒碭山樊瑞、項充等。晁蓋親自率軍攻打向梁山挑釁的曾頭市,中計被圍,又中史文恭毒箭身亡。眾好漢推宋江為山寨之主。宋江推辭,邀大名府盧俊義上山作山寨之主,讓吳用、李逵扮成算命先生和啞道童潛入城中給盧俊義算命,誘使盧俊義離家去泰安。路經梁山泊時,盧俊義雖被活捉,但堅決不愿落草。宋江只得讓他仍回大名。盧妻因與管家李固私通,就向官府告發盧勾結梁山叛賊,盧俊義被刺配沙門島。李固買通公差在途中要殺盧俊義,危機中盧家仆人浪子燕青趕來相救,盧俊義雖得以不死,但因有傷,行走不便,又被捉回判了死刑。拼命三郎石秀奉命來大名府探聽消息,恰值官府要處死盧俊義。他只身跳樓劫法場,與盧俊義雙雙被捉。燕青上梁山報信,宋江遂率兵圍攻大名府。朝廷派大刀關勝帶兵攻梁山,宋江被迫撤兵回山寨。呼延灼詐降誘擒關勝,關勝歸順梁山。宋江再次兵圍大名府,后因背上長癰,只得退兵。梁山好漢邀神醫安道全上山治愈宋江。宋江又第三次攻打大名府。他派時遷潛入城中,在元宵燈節火燒翠云樓,于是里應外合,趁混亂攻下大名府,救出盧俊義和石秀,一同上了梁山。朝廷又派單廷圭、魏定國來攻山,兩人也被關勝召降。
明萬歷三十八年(1610)容與堂刊本《水滸傳》插圖書影
宋江立志要為晁蓋報仇,率領梁山好漢攻打曾頭市。盧俊義活捉史文恭,大敗曾家軍。后宋江和盧俊義分別攻打東平府和東昌府,約定先攻下者為山寨之主。宋江收降董平,先破東平府。盧俊義遇沒羽箭張清,屢次受挫。宋江帶兵相助,設計降服張清。張清又薦獸醫皇甫端上山。至此,一百零八條好漢聚義梁山泊。天上降下石碣,原來好漢們是天罡、地煞降世,眾英雄好漢依序排定座次。
時逢重陽節,梁山好漢開菊花會慶賀。宋江作詞《滿江紅》,透露接受招安的想法,遭李逵、魯智深等強烈反對。宋江帶柴進、燕青、李逵等在元宵節潛入京城觀燈。宋江去名妓李師師家,巧遇徽宗。李逵痛打楊太尉,火燒李家房子。宋江只得回山,燕青帶李逵也逃出京城。路上李逵聽說宋江搶了劉太公的女兒,便大鬧忠義堂,砍倒“替天行道”杏黃旗。后經查實,原來是牛頭山盜賊假冒宋江之名而為,李逵向宋江負荊請罪,并除賊救出劉太公女兒。不久,燕青、李逵到泰安打擂,驚動官府。朝廷派陳太尉來招安,宋江力主接受,李逵等扯碎詔書。朝廷再派童貫為帥前來征剿,梁山義軍奮起迎擊,兩勝童貫,三敗高俅,獲大勝。宋江放走高俅,通過李師師打通關節,接受了朝廷招安。
明萬歷四十二年(1614)積慶堂藏板本《水滸傳》插圖書影
宋江率眾人受招安后,被派去征遼,征田虎、王慶,后又去征方臘。朝廷歧視義軍,不讓梁山義軍入城,遲遲不予晉封官職。在征方臘過程中,梁山好漢死傷過半,只剩三十六人。不久,魯智深又坐化,武松出家,林沖、楊志等先后病故。奸臣們為免除后患,相繼毒死宋江、盧俊義。宋江臨死前怕李逵謀反,也讓李逵飲毒酒而死。吳用、花榮安葬了宋江、李逵后,在宋、李墓前自縊而死。后徽宗夢游梁山泊,才明白真相,了解了宋江等忠義之心,于是敕封梁山好漢為神。
上一篇:《殘唐五代史演義傳》介紹|賞析
下一篇:《永慶升平全傳》介紹|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