鄉居圖
現代·沈子丞作
紙本淺設色
縱九五厘米
橫四三.五厘米
20世紀50年代,上海中國畫院的畫師們經常上山下鄉,得近青山碧水。有些畫師喜作田園畫和田園詩,其中土氣厚、鄉情濃、意趣足的要數沈子丞老畫師。
沈子丞人物畫,遠師南宋馬和之,近法明人郭詡、陳洪綬,也取法于清代華喦,風格淳樸、素淡、寬和,乃得馬和之的飄逸,郭清狂、陳老蓮之清勁,華新羅之虛靈,遂鑄己貌。當今畫馬和之一路的人物畫,沈子丞可推首席。
20世紀50年代間,極“左”思潮傷害了他,被逼退職后,離滬去蘇州,經我介紹,在一家工藝美術工場謀生,從此成為“江南一布衣”,“負才隱于市”。十年動亂期間,蘇州也呆不下去了,避地蘇北鄉居,別號改用“之淳”,杜門謝客,作畫吟詩以遣歲月。在這幀《鄉居圖》(1982)中,題有一首七律,實乃記當時的情景:
老識難求萬物齊,心安逆旅亦幽棲。
鄉居圖
早興猶見星光燦,午睡何妨日影西。
書拙幸能容我懶,圖成間或倩人題。
時呼鄰叟開棋局,不向村前看斗雞。
《鄉居圖》乃畫中主人竹籬茅舍之一角,兩老者閑坐窗前,可能要下一局棋,偏屋中一童子捧了茶盤,正走來送香茗。窗口外喬松高聳,雜樹依傍,有塊奇崛的湖石踞小溪傍,溪上架一木板可通行。屋后疏竹婆娑,屋角墻腳階草離離,一片鄉土芳草,田園清風,襯托出兩位野老恬淡閑靜的襟懷。作者主要運用新羅山人的澹宕清和的筆墨,來締造這幅田園山水。《鄉居圖》滿含著拙樸真摯的和諧美。
沈子丞畫室日“聽蛙館”,適見作者生活志趣,只在綠苔碧草、清泉白石之間了。
上一篇:《流民圖》原圖影印與賞析
下一篇:《自有雄風藏草澤圖》原圖影印與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