仿宋元山水八幀
清·高簡作
紙本設色
縱二二厘米
橫四九厘米
藏上海博物館
清人秦祖永認為,高簡“精于小品,若長箋巨幅,則非山人之能事”。此八幀圖尺幅小巧,筆致精細,正是作者擅場。
是圖共有八卷,分別仿巨然、李成、趙孟頫、王蒙等人筆意。此處選擇其中的兩幅,其一是《仿李成蕭寺寒林圖》,其二是《仿趙孟頫田疇放牧圖》。雖說是“仿”,但也可見到作者匠心獨運,自出機杼之處。
《仿李成蕭寺寒林圖》描繪的是李成最知名的繪畫母題,嚴冬時節,天低云暗,群山縞素,一片蒼茫,山腳一帶寒林,幽深寂寞,隱隱幾間房舍……景雖是李成的景,但是山水畫經過元代文人的洗禮,至此時已經失去了李成細致精嚴的體制,卻感染了元人筆致松秀綿韌的意味,那些山石樹木也不再如前人那樣小心翼翼地孜孜于逼真的效果,而顯出一種胸有成竹式的程式化傾向。尤其是作者一改李成畫立軸的形式而為窄長的小幀,縱向的山巒變為橫向的走勢,立軸高度所產生的嚴整肅穆之感被手卷徐徐展開的平靜悠閑所替代,肅殺之氣頓減,靈秀之韻暗生,這也是文人畫審美情趣的影響。
《仿趙孟頫田疇放牧圖》寫田疇茅舍,柳綻新枝,牧童放牛小憩,坐在田疇之畔。此圖布局清曠,筆法工整細致,樹形奇特,趣味盎然。趙孟頫作畫倡古意、崇士氣,其造型與色彩有意追摹早期山水畫的稚拙古厚,所以畫面氣韻清雅而不失高華的廟堂之氣,而高簡此幀雖然筆觸細膩,設色清淡秀麗,卻不知不覺地感染并借鑒了同時期畫家的技巧,別有一股清新的鄉野氣息,這既是作品風格的不同,也是作者氣質、品性、境遇的不同而造成的結果。
仿宋元山水八幀
古語說:“取法乎上,僅得乎中。”雖然高簡摹仿的都是中國畫史上的大師,但是由于他所處的歷史時期,畫家們普遍將摹仿當作唯一有效的學習途徑,將筆墨當作唯一的表現手段,而忘懷了“外師造化,中得心源”的精神,因而其成就也就是有限的了。
上一篇:《畫山水圖》原圖影印與賞析
下一篇:《雪嶺盤車圖》原圖影印與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