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士見危致命章
子張曰:“士見危致命,見得思義,祭思敬,喪思哀,其可已矣。”
此篇較特殊,其二十五章都記錄孔門弟子們的話。也許編纂至此,孔子的已完,遂將弟子們重要的話匯成一篇。此篇所記,尤以子夏最多,其次子貢。朱子以為孔門自顏子以下,子貢最聰慧;曾子以下,子夏最篤實,故如此。孔子稱譽顏回,《論語》中多見,曾參并不突出,但程、朱以曾子為孔子精神的繼承者。
子張所講四條是針對“士”的。士是對社會負有責任的人,臨危授命、得利思義、祭思敬、喪思哀是立身大節,大節有虧,余則不足以觀了。
子張曰:“士見危致命,見得思義,祭思敬,喪思哀,其可已矣。”
此篇較特殊,其二十五章都記錄孔門弟子們的話。也許編纂至此,孔子的已完,遂將弟子們重要的話匯成一篇。此篇所記,尤以子夏最多,其次子貢。朱子以為孔門自顏子以下,子貢最聰慧;曾子以下,子夏最篤實,故如此。孔子稱譽顏回,《論語》中多見,曾參并不突出,但程、朱以曾子為孔子精神的繼承者。
子張所講四條是針對“士”的。士是對社會負有責任的人,臨危授命、得利思義、祭思敬、喪思哀是立身大節,大節有虧,余則不足以觀了。
上一篇:《回也非助我者也章》意思|賞析|感悟
下一篇:《大德不逾閑章》意思|賞析|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