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落孫山
【釋義】
考試不合格,或是選拔沒被錄取。
【出處】
南宋·范公偁《過庭錄》:“吳人孫山,滑稽才子也。赴舉他郡,鄉人讬(tuō)以子偕往。鄉人子失意,山綴榜末,先歸。鄉人問其子得失,山曰:‘解名盡處是孫山,賢郎更在孫山外。’”
【典故】
古時,有一個讀書人叫孫山,能言善辯,很風趣。孫山要去其他郡中考試,臨行前,有一位老人找到他,希望他可以帶著自己的兒子一起去應考,路上也好有個照應。孫山答應了。二人順利參加考試后,便在郡中等著放榜。
發榜時,孫山的名字位于榜單的最后一行,那個老人的兒子落榜了。老人的兒子有些傷心,便想著在郡中多待幾天。孫山歸心似箭,第二天便收拾東西回家了。
鄉人知道孫山中舉,紛紛趕來祝賀。老人沒有看到自己的兒子,便問孫山情況。孫山吟了兩句詩:解名盡處是孫山,賢郎更在孫山外。意思是說,舉人的最后一行是孫山,您兒子的名字卻還在我孫山后面。意思是您的兒子落榜了。
上一篇:同舟共濟典故故事|同舟共濟釋義
下一篇:后來居上典故故事|后來居上釋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