伯樂相馬
【釋義】
伯樂:相傳是秦穆公時期的人,姓孫名陽,善于相馬。形容個人或集體知人善用,善于發現、培養有用之才。
【出處】
漢·韓嬰《韓詩外傳》卷七:“使驥不得伯樂,安得千里之足。”
唐·韓愈《雜說》四:“世有伯樂,然后有千里馬。千里馬常有,而伯樂不常有。”
【典故】
春秋時期,有一個名為孫陽的人,因為對馬非常有研究,人們又稱他為伯樂。
有一次,楚王委托伯樂幫他去挑選一匹日行千里的良馬。伯樂回答楚王,千里馬并不多,找起來有些困難。所以希望楚王能夠多給他一點時間,讓他去各地尋找,以妥善辦好這件事情。
隨后,伯樂跑了好幾個國家,找尋了好幾個地方,都沒有發現千里馬的蹤影。
有一天,伯樂在路上遇到了一匹拉鹽車的馬,這匹馬很吃力地在路上行走著。伯樂向來喜歡馬,看到此番景象,他不由自主地走向前去。看到伯樂靠前,這匹馬突然抬起頭睜大眼睛,大聲嘶吼著,似乎有什么話要對伯樂說。從馬的聲音中,伯樂立刻就判斷出這是一匹難得的千里馬。
伯樂對趕車的人說:“這匹馬在戰場上肯定是所向披靡的,但是并不適合拉車呀。你把它賣給我吧。”
在趕車的人看來,這匹馬又瘦又丑,拉車都有些吃力,根本連普通馬都不如。所以當伯樂提出要購買這匹馬的時候,他想都沒想便答應了。后來,伯樂把馬牽到了楚王宮,并拍著馬說:“你看,我給你找到了一個懂得珍惜你的主人。”千里馬似乎知道伯樂在說什么,只見它抬起前蹄把地面踏得咯咯響,隨后又引頸長嘯,聲音很是洪亮。楚王被這聲音吸引出來,伯樂對楚王說:“大王,我給您把千里馬找來了。”
楚王看著眼前這匹骨瘦如柴的馬,有些發怒地說:“我知道你會相馬,所以才委托你買馬。但是你卻給我找來了這樣的馬,它上得了戰場嗎?”伯樂回答說:“大王,這的確是一匹千里馬呀。只不過因為喂養不善,再加上又拉了一段時間的車,所以才會變成現在這個樣子。只要您精心喂養,過不了多久它肯定就恢復體力了。”
楚王聽了只能半信半疑地命人把馬牽走,并吩咐要好生飼養。沒過多久,這匹馬果真如伯樂所說,變得精壯神駿。楚王跨馬揚鞭,瞬間的工夫,這匹馬就已經跑出了百里之外。后來,這匹千里馬跟隨楚王南征北戰,戰功赫赫。楚王由此更加敬重伯樂了。
上一篇:休戚相關典故故事|休戚相關釋義
下一篇:伴食宰相典故故事|伴食宰相釋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