臥薪嘗膽
釋義
原指春秋時期的越國國王勾踐睡在柴草上,吃飯睡覺都嘗一嘗苦膽的勵精圖治的故事,后演變為成語,形容人刻苦自勵,發憤圖強。
出處
漢·司馬遷《史記·越王勾踐世家》:“越王勾踐反國,乃苦身焦思,置膽于坐,坐臥即仰膽,飲食亦嘗膽也。”
故事
春秋時期,吳越爭霸,吳王闔閭身受重傷后亡故。兩年后,其子夫差率兵攻打越國,大獲全勝。為報父仇,夫差要求越王勾踐在吳國做奴隸,并百般凌辱他。勾踐忍辱負重,悉心照顧夫差三年,才免除對他的戒心,得以回國。
回到越國后,勾踐表面上對夫差依然無條件地服從,暗中卻養精蓄銳,等待時機反擊。他怕安逸的生活消磨了自己的意志,就特意讓自己生活在艱苦的環境中,甚至不用床被,僅在地上鋪些柴草睡在上面。為了時刻不忘在吳國所受的恥辱,他在臥房中掛了個苦膽,每日起床后、臨睡前都要舔一下,還讓士兵站在自己門前不時地喊:“你忘了滅越之仇了嗎?”
就這樣,勾踐與越國人民一起參加勞動,勵精圖治,使越國逐漸強大起來,最終消滅了吳國。
用典
仆受遺以來,臥薪嘗膽;悼日月之逾邁,而嘆功名之不立。
上一篇:成語《南轅北轍》釋義|出處|故事|用典|
下一篇:成語《反其道而行之》釋義|出處|故事|用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