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寒而栗
【釋義】
原意是天氣不冷卻渾身發抖?,F在形容非常恐懼。
【出處】
西漢·司馬遷《史記·酷吏列傳》:“是日皆報殺四百余人,其后郡中不寒而栗,滑民佐吏為治?!?/p>
【典故】
漢武帝時期,太后非常寵信一個叫義縱的人,讓他做了上黨郡的一個縣令。
義縱上任之后,公事處理得非常出色。不管是有錢的富豪,還是貧苦的百姓,只要觸犯了法律,義縱都是秉公辦事,一視同仁,由此也深得漢武帝的贊賞,將他升為河內郡的都尉。剛一上任,義縱便將當地行兇作惡的豪門大族全部滿門抄斬。一時間,河內郡的治安風氣大大好轉。即便有人在路上丟了東西,別人也不會撿去占為己有。
后來,義縱又升任南陽太守。南陽有一個作惡多端的地主,名為寧成。寧成為了討好義縱,每次見到他時都裝作畢恭畢敬的模樣。不過,義縱對寧成的惡名早有耳聞,他上任之后便立即著手調查情況,查明寧成的罪行,就將他逮捕起來。
隨后,義縱又任職定襄太守。當時,定襄地區治安混亂,惡人眾多。義縱上任后,便將關押在牢中的二百多名重犯,以及那些為重犯開脫賄賂的二百多名門客親屬,全部逮捕治罪。一天之內處死了四百多人。
從這之后,定襄地區的惡人,一聽到義縱的名字,就不寒而栗了。
上一篇:不學無術典故故事|不學無術釋義
下一篇:不求甚解典故故事|不求甚解釋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