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箭雙雕
【釋義】
原意指射箭技術高超,一箭可以射中兩只雕。現在形容做一件事情達到了兩個目的。
【出處】
唐·李延壽《北史·長孫晟傳》:“嘗有二雕飛而爭肉,因以箭兩只與晟,請射取之。晟馳往,遇雕相攫(jué),遂一發雙貫焉。”
【典故】
南北朝時期,北周有個人名為長孫晟,智勇雙全,箭術高超,百發百中。
北周君主為了安撫北面的少數民族突厥族,決定將公主嫁給突厥族的首領攝圖,并且讓長孫晟護送公主前往突厥。平安到達突厥后,攝圖大擺宴席,款待長孫晟一行。酒過三巡之后,依照突厥人的習慣會比武助興。攝圖讓人拿來一把弓,讓長孫晟射百米開外的銅錢。長孫晟拿起弓箭,硬弓被拉成了彎月形,只聽“嗖”的一聲箭矢射進了銅錢中間的小方孔。在座之人無不為之驚嘆。
因為此事,攝圖對長孫晟另眼相看,請求他在突厥留住一年。在這一年的時間里,攝圖經常讓長孫晟陪自己去打獵。
有一次,在打獵的過程中,空中有兩只大雕正在搶奪一塊肉,攝圖急忙遞給長孫晟兩只箭,對他說:“可以幫我把這兩只大雕射下來嗎?”長孫晟說:“一支箭足矣。”長孫晟接過一支箭,策馬奔騰,拉弓、搭箭,對準兩只大雕射過去,被箭穿在一起的兩只雕應聲而下,整個過程一氣呵成。
上一篇:一籌莫展典故故事|一籌莫展釋義
下一篇:一網打盡典故故事|一網打盡釋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