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井下石
釋義
看見人要掉進陷阱里,不伸手救他,反而推他下去,又扔下石頭。比喻乘人有危難時加以陷害。
出處
唐·韓愈《柳子厚墓志銘》:“落陷阱,不一引手救,反擠之,又下石焉者,皆是也。”
故事
唐宋八大家中的韓愈與柳宗元是同時代的好友,兩人志趣相投,文采極高,友情非常深厚。
柳宗元后來因提倡政治革新而受牽連,官職一再遭貶,韓愈因反對唐憲宗迎佛骨一事,也被貶官,相似的遭遇令兩位好友更加惺惺相惜。
柳宗元英年早逝,死時才四十七歲,韓愈非常痛惜老友的離去,為他寫下一篇墓志銘,并在其中抒發了自己的不平情緒,對當時的社會人情進行了無情的揭露。
韓愈說:“人們平時表現得一團和氣,見面時握手言歡,好像不掏出心肝、不指天盟誓就難以表達真誠一樣,可一旦發生丁點的利害或沖突、變故,立刻就會翻臉不認人。別人落下陷阱時,這些曾指天發誓的人不但不伸出援救之手,反而還會擠壓他,再向井里丟石頭。”原文中的“落陷阱,又下石”后來演變為成語“落井下石”。
上一篇:成語《草木皆兵》釋義|出處|故事|用典|
下一篇:成語《螳螂捕蟬,黃雀在后》釋義|出處|故事|用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