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水一戰
釋義
指背靠江河作戰,沒有退路。后來形容不留后路,決一死戰。
出處
漢·司馬遷《史記·淮陰侯列傳》:“信乃使萬人先行,出,背水陳……韓信、張耳已入水上軍,軍皆殊死戰,不可敗?!?/p>
故事
韓信是漢王劉邦手下的大將。他先為劉邦攻取了關中,然后東渡黃河,消滅了魏軍,并俘虜了背叛劉邦的魏王豹,接著又往東攻打趙王歇。韓信的部隊要通過一道叫井陘口的極狹山口,趙王歇的謀士李左車主張堵住井陘口,同時派兵抄小路切斷漢軍的輜重糧草,韓信的遠征部隊沒有后援,就一定會敗走??纱髮㈥愑嗾讨瀯?,堅持要與漢軍正面作戰。
韓信了解到這一情況,非常高興,命令部隊在離井陘三十里的地方安營扎寨。到了半夜,韓信讓將士們吃些點心,說打完勝仗再吃飽飯。隨后,他派出兩千輕騎從小路隱蔽前進,讓他們在趙軍離開營地后迅速占領營地,換上漢軍旗幟,又派一萬軍隊故意背靠河水排列陣勢引誘趙軍。
等到天明,韓信率軍發動進攻,雙方展開激戰。不一會兒,漢軍假意敗回水邊陣地,趙軍全部離開營地,前來追擊。這時,韓信命令主力部隊出擊,背水結陣的士兵因為沒有退路,也回身猛撲敵軍。趙軍無法取勝,正要回營,忽然發現營中已插遍了漢軍旗幟,于是四散奔逃。漢軍前后夾擊,打了一個大勝仗。
用典
韓信之擊趙,非素拊循士大夫也,背水一戰而擒趙王歇,斬成安君,是不在乎任之久近也。
——宋·秦觀《將帥》
上一篇:成語《老驥伏櫪》釋義|出處|故事|用典|
下一篇:成語《胯下之辱》釋義|出處|故事|用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