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shù)典忘祖
釋義
指談論歷來的制度、事跡時,把自己祖先的職守都忘了,比喻忘本,也比喻對于本國歷史的無知,后引申為忘掉自己本來的情況或事物的本源。
出處
春秋·左丘明《左傳·昭公十五年》:周景王把晉國從始祖唐叔開始,曾不斷受過王室賞賜的事一一列舉出來,然后譏諷道:“籍父其無后乎?數(shù)典而忘其祖。”
故事
春秋時期,晉王派大夫籍談和荀躒二人出使東周,周景王設宴款待二人,席間,周景王問籍談,晉國為什么這么長時間沒有貢物進獻?籍談回答說:“這是因為每個諸侯國都曾接受了周王朝的賜予,所以必須進獻珍貴物器回饋給大王,而晉國地處深山邊塞,遠離王室,皇恩根本無從顧及。晉國本身又窮于應付戎狄等敵人,哪有珍稀的東西獻給王室呢?”
周景王聽了這話很不滿,又對籍談細談了從晉國建國開始,周朝王室對晉國的種種賞賜,并責問籍談,身為晉國司典的后代,怎么能“數(shù)典而忘其祖”?
也就是說列舉古代的典制而忘了祖先的職守呢?這就是成語“數(shù)典忘祖”的由來。
用典
枚祖籍慈溪,為兄部民,因生長杭州,數(shù)典忘祖。
——清·袁枚《小倉山房尺牘》
上一篇:成語《攀轅臥轍》釋義|出處|故事|用典|
下一篇:成語《料事如神》釋義|出處|故事|用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