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詞典故·蟹眼
【出典】 宋·蔡襄《茶錄·茶論》:“候湯:候湯最難,未熟則沫浮,過熟則茶沉,前世謂之蟹眼者,故熟湯也。”(據(jù)《五朝小說大觀·宋人小說》引)宋·蘇軾《蘇軾詩(shī)集》卷八《試院煎茶》詩(shī):“蟹眼已過魚眼生,‘颼颼欲作松風(fēng)鳴。’”宋·王十朋注:“任居實(shí)曰:‘蔡君謨作《茶辨》,辨水泉、煎飲等,極為詳備,有蟹眼、魚眼、用湯之法。’《茶經(jīng)》云:‘凡候湯有三沸。如魚眼微有聲,為一沸。’”
【釋義】 古人煎茶而飲,蟹眼為煎茶近沸時(shí)水面浮現(xiàn)的小水泡,可借以觀察煎茶的火候。
【例句】 蟹眼湯深輕泛孔,龍涎灰暖細(xì)烘香。(張?jiān)?/a>《浣溪沙》[棐幾明窗樂未央]1086)這里用以描述煎茶的情景。
上一篇:典故《薪桂炊蒼玉》什么意思|出處|釋義|例句|用典
下一篇:典故《謝不敏》什么意思|出處|釋義|例句|用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