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經研究· 現當代: 《詩經》研究的新紀元·《詩經》的功用及價值
《詩經》 自創作及編撰成書始便具有多方面的功用,周人用之于祭祀宴饗、獻詩陳志、賦詩言志、言語引詩、著述引詩等。《詩經》成為人們表情達意的“恒言”,以至孔子說:“不學《詩》,無以言。” (《論語·季氏》)在經學時代,《詩經》更是被推崇到無以復加的地位。諸經之中,就其被重視的程度、普及的程度、研究的廣度與深度而言,它經無法與之相匹比。“經學家利用它發揮封建政治倫理思想,作為鞏固封建制度的教科書。政治改革家通過它宣傳社會改良主張,作為鼓吹政治改革的武器。文學家總結它的創作經驗和藝術表現方法,推動文學的發展。史學家注重它的史料內容,用來考察古代社會生活及社會意識形態的演變。語言學家研究它的文字、音韻、訓詁,寫出一本又一本古代語言學著作。考古學家考證它的名物、典制,博物學家也沒有忘記在這里留下痕跡的那些遙遠年代的草木蟲魚,在各門科學史上應該占據的位置。” (夏傳才《 〈詩經〉研究史概要》)
由于《詩經》時代的久遠、文字的真實、內容的豐富,使《詩經》在今天仍具有極其重要的價值。梁啟超說:“現存先秦古籍,真贗雜糅,幾乎無一書無問題,其真金美玉、字字可信者,《詩經》其首也。”(《要籍解題及其讀法》)顧頡剛說:“《詩經》這一部書,可以算作中國所有的書籍中最有價值的。”故在我們恢復了《詩經》文學的本來面目之后,歷史上從不同角度對《詩經》的研究,除經學家的歪曲比附之外,其它方面的研究仍在繼續:科學家從中找到世界上年月日可以稽考的最早而又最可靠的一次日食記錄,以及關于涇、渭、洛三川地帶大地震的記錄; 歷史學家將《詩經》作為研究中國古代社會,劃分中國古代歷史分期的重要依據……。其實,即便經學家對《詩經》經義的比附也同樣是研究古代經學的重要資料。經學主要闡發儒家思想,而儒家思想一直是中國封建社會的統治思想,不了解經學就無法了解儒家思想的發展演變。總之,《詩經》與中國的史學、哲學、語言文字學、文獻學、考據學都存在著密切的關系,不了解《詩經》及《詩經》研究史就無法全面準確地了解中國古代的歷史與文化。
上一篇:詩經研究·現當代:《詩經》研究的新紀元·《詩經》的修辭與章法
下一篇:詩經研究·現當代:《詩經》研究的新紀元·《詩經》的地位與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