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詞典故·陽城拙
【出典】 《舊唐書》卷一九二《隱逸傳·陽城傳》:“陽城字亢宗,北平人也。……遷諫議大夫。……陸贄等咸遭枉黜,無敢救者。城乃伏閣上疏……論延齡奸佞,贄等無罪。……出為道州刺史。……在道州,以家人法待吏人,宜罰者罰之,宜賞者賞之,不以簿書介意。……賦稅不登,觀察使數加誚讓。州上考功第,城自署其第曰:‘撫字心勞,徵科政拙,考下下。’觀察使遣判官督其賦,至州,怪城不出迎,以問州吏,吏曰:‘刺史聞判官來,以為有罪,自囚于獄,不敢出。’判官大驚。”
【釋義】 陽城于唐德宗朝曾任諫議大夫,以直諫、敢諫聞名,出為道州刺史,為政寬賦恤民,自稱“徵科政拙”。
【例句】 ①且喚陽城,更招元結,摩撫之余歌詠休。(劉過《沁園春·送王玉良》2145)作者送人赴道州任職,表示惜別之情。這里以唐代曾任道州刺史的良吏陽城相切。②催科自笑陽城拙,勇退應慚靖節高。(郭應祥《鷓鴣天·遯齋自作生日》2219)這里以不愿征斂困民的陽城自況。
上一篇:典故《陽臺行雨》什么意思|出處|釋義|例句|用典
下一篇:典故《陽山縣誤昌黎》什么意思|出處|釋義|例句|用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