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畔的薔薇
清晨往松林里去散步,我在林蔭路畔發見了一束被人遺棄了的薔薇。薔薇的花色還是鮮艷的,一朵紫紅,一朵嫩紅,一朵是病黃的象牙色中帶著幾分血暈。
我把薔薇拾在手里了。
青翠的葉上已經凝集著細密的露珠,
這顯然是昨夜被人遺棄了的。這是可憐的少女受了薄幸的男子的欺紿?還是不幸的青年受了輕狂的婦人的玩弄呢?
昨晚上甜蜜的私語,今朝的冷清的露珠……
我把薔薇拿到家里來了,我想找個花瓶來供養它。
花瓶我沒有,我在一只墻角上尋著了一個斷了頸子的盛酒的土瓶。
——薔薇喲,我雖然不能供養你以春酒,但我要供養你以清潔的流泉,清潔的素心。你在這破土瓶中雖然不免要凄凄寂寂地飄零,但比遺棄在路旁被人踐踏了的好吧?
夕暮
我攜著三個孩子在屋后草場中嬉戲著的時候,夕陽正燒著海上的天壁,眉痕的新月已經出現在鮮紅的云縫里了。
草場中牧放著的幾條黃牛,不時曳著悠長的鳴聲,好像在叫它們的主人快來牽它們回去。
我們的兩匹母雞和幾只雞雛,先先后后地從鄰寺的墓地里跑回來了。
立在廚房門內的孩子們的母親向門外的沙地上撒了一握米粒出來。
母雞們咯咯咯地叫起來了,雞雛們也啁啁地爭食起來了。
——“今年的成績真好呢,竟養大了十只。”
歡愉的音波,在金色的暮靄中游泳。
水墨畫
天空一片灰暗,沒有絲毫的日光。
海水的藍色濃得驚人,舐岸的微波吐出群魚喋噏的聲韻。
這是暴風雨欲來時的先兆。
海中的島嶼和烏木的雕刻一樣靜凝著了。
我攜著中食的飯匣向沙岸上走來,在一只泊系著的漁舟里面坐著。
一種淡白無味的凄涼的情趣——我把飯匣打開,又閉上了。
回頭望見松原里的一座孤寂的火葬場。紅磚砌成的高聳的煙囪口上,冒出了一筆灰白色的飄忽的輕煙……
山茶花
昨晚從山上回來,采了幾串茨實、幾簇秋楂、幾枝蓓蕾著的山茶。
我把它們投插在一個鐵壺里面,掛在壁間。
鮮紅的楂子和嫩黃的茨實襯著濃碧的山茶葉——這是怎么也不能描畫出的一種風味。
黑色的鐵壺更和苔衣深厚的巖骨一樣了。
今早剛從熟睡里醒來時,小小的一室里漾著一種清香的不知名的花氣。
這是從什么地方吹來的呀?——
原來鐵壺中投插著的山茶,竟開了四朵白色的鮮花!
啊,清秋活在我壺里了!
墓
昨朝我一人在松林里徘徊,在一株老松樹下戲筑了一座砂丘。
我說,這便是我自己的墳墓了。
我便揀了一塊白石來寫上了我自己的名字,把來做了墓碑。
我在墓的兩旁還移種了兩株稚松把它伴守。
我今朝回想起來,又一人走來憑吊。
但我已經走遍了這莽莽的松原,我的墳墓究竟往哪兒去了呢?
啊,死了的我昨日的尸骸喲,哭墓的是你自己的靈魂,我的墳墓究竟往哪兒去了呢?
白發
許久儲蓄在心里的詩料,今晨在理發店里又浮上了心來了。——
你年輕的,年輕的,遠隔河山的姑娘喲,你的名姓我不曾知道,你恕我只能這樣叫你了。
那回是春天的晚上吧?你替我剪了發,替我刮了面,替我盥洗了,又替我涂了香膏。
你最后替我分頭的時候,我在鏡中看見你替我拔去了一根白發。
啊,你年輕的,年輕的,遠隔河山的姑娘喲,飄泊者自從那回離開你后又飄泊了三年,但是你的慧心替我把青春留住了。
一九二五年十月二十日
(1926年上海現代書局《橄欖》)
賞析這六章小品,體現了郭沫若早期文學創作風格的另一面。郭沫若《女神》中的詩篇絕大多數都是激情澎湃,恢弘雄偉,具有一種驚雷駭電般的壯美氣勢。而這些小品卻含蓄蘊藉,清新俊逸,具有一種江風霽月般的雋秀風韻。這種清新雋秀的風格是怎樣形成的呢?
首先看它的題材。六則小品都沒有涉及重大的歷史事件、尖銳的矛盾斗爭,而是選取了一些細小的事物(薔薇、山茶等)、淡雅的風景畫(夕暮的景色、雨前的景象等)及精微的生活片斷(理發、筑墓)等,這種題材本身就是纖巧的、輕倩的,它是一些優美的“詩料”,經過作者的精心釀制,很自然地成了詩意蔥蘢的佳作。如《白發》中寫了三年前在一家理發店中年輕姑娘給他理發時,發現他頭上一莖白發,立刻給他拔去的情景。這對于一般人來說,很可能看作是不屑一談的小事。可是作者出于詩人的慧眼,覺察到這是別有意趣的“詩料”,對它作了匠心獨運的藝術處理。年輕姑娘象征了愛情;拔掉白發,象征了對青春的挽留。這樣,使作品反映出眷戀青春生活的情緒,成為一篇玲瓏剔透、耐人尋味的藝術珍品。
再看它的寫景狀物的簡潔傳神。作者善于抓住景物的形態特征,寥寥幾筆便勾畫出神采飛動的“水墨畫”,使作品具有濃郁的詩情畫意,顯得格外晶瑩澄沏、灑脫飄逸。如《夕暮》寫自然景物時,先推出遠景:夕陽燒著海上的天壁,新月出現于云縫;繼而又拉向中景:草場上的黃牛哞哞長鳴;最后寫近景:雞雛啁啁爭食。這樣由遠及近,由大及小,由靜到動,層次井然地勾畫了迷人的農村晚景圖、鄉居風情畫。另如《水墨畫》,把海邊雨前的景色真的描繪成了一幅“水墨畫”:天空灰暗,海水碧藍,微風舐岸,島嶼靜伏,鳥木呆立……作者準確地抓住了雨前自然景物的特征,只用了短短的四個句子,把一幅弈弈傳神的水墨畫呈現在讀者面前,這足可見出作者確有一副寫景狀物的大手筆。
再看這些小品的抒情方法。它輕捷靈活,富有變化。有的是即景抒情,如《夕暮》、《水墨畫》;有的是因事抒情,如《墓》、《白發》;有的是托物抒情,如《路畔的薔薇》、《山茶花》。六章小品,幾乎運用了全套抒情手法。在寫景、敘事、狀物中融進了感情,自不待言。這里需特別指出的是,作者善于運用古代詩文創作中常用的卒章顯志手法,于每篇小品之末,把自己的思想感情,形象而含蓄地掬示于讀者。
這些小品的語言洗煉優美,字字句句就如清晨的露珠,閃動著新鮮明凈的光彩。簡短輕捷的句子,分別單獨成行排列,顯示出語義的流轉與躍動。這些特點,使它與散文詩酷似。
上一篇:《上海灘上》原文|賞析
下一篇:《快閣的紫藤花》原文|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