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晚的月亮很美,那晚的月亮,才是過半,卻仍欠圓;然而那片淡淡的銀輝,卻分外清澈。啊!是九月了哪!
九月,本是詩和靈的季節(jié)。那晚的月光,可不就是一脈詩情么?那片淡淡的銀輝,瀲滟得水波似的,朦朧得霧色似的——寧靜而又溫柔。打從晶藍的夜空里落下來,落下來,整座山就迷茫在柔柔的銀光里。我猜想,九月的夜,一定有一張細密的網(wǎng),才能網(wǎng)盡白晝的繽紛,讓大地還原成沒有色彩的世界。真的,在那晚柔柔的月光里,L,你說,整座山可有什么顏色?除了深深淺淺的樹影,濃濃淡淡的白。
深深淺淺的樹影,濃濃淡淡的白,把山林布置成一篇美麗的童話,而山徑卻偏偏往林子里延伸。于是,步在幽寂的山徑上,我們就軟軟地踏著月光,不,是月光軟軟地踏著我們。L,你不覺得驚喜么?步在那條山徑上,月亮把晶瑩的小白花,盡向我們身上撒,撒下來,有時沾在你的鬢角,有時又綴滿衣襟。撒下來,好像怕驚破夜的神秘,悄然地、無聲無息。哦!悄然,山林之夜是無邊的闃靜;任我們的腳步,在石板路上,敲夢……
L.你本是愛尋夢的人。我,更迷信著夢,一心皈依古老的純真。我們,像南南北北的兩片云,不知如何竟會聚在天心?說是性情也好,因緣也好,反正我們有同樣的夢境。我們的夢呀在高山,高山的夢呀莊嚴!不說也罷,說起來,會讓酣睡在地平線上的人,訕笑一生,也迷惘一生。
那晚,我在你耳邊低訴些什么?你在我耳邊低訴些什么?都不必追尋;要追尋的,只是那一片溫馨。因為語言不能在心版上刻下痕印,只有真情才能。真情有一張無形的手,會撫慰痛楚,鼓舞心靈,讓我們走向明朗。L,愿明朗常在,幸福常在。知道么,七月的陰霾八月的雨,都已遠飏;展開在前面的,是九月。九月,輕金屬般光光亮亮的九月,小銀鈴般叮叮當當?shù)木旁隆?/p>
九月是高爽的季節(jié),九月也是收獲季。L,那晚我們也收獲了,收獲許多光彩的明天,收獲一泓寧靜的溫柔。那晚,世界在我們腳下,星星在我們頭頂;疏朗的幾顆星星,燦爛得特別耀眼。于是,我有一個秘密的心愿:我要摘幾顆銀星,來照耀我們的生命。為你,我但愿能摘到最亮的一顆。
那晚的月亮很美,更美的是那難忘的一刻。你向著月華小立,那片淡淡的銀輝包圍著你的全身。忽然,我覺得你雖近在咫尺卻又朦朧遙遠。L,你不知此時你有多美!那種美,不屬于花、不屬于草、不屬于塵寰;而是,一種脫俗的明艷,一種靈秀的氣韻。我注視你深邃的眸子,一次凝視,便尋得一次異樣的光彩。啊!九月如詩,月華似水,你的眼神乃是九月的眸光——九月的眸光,帶一束微笑的細語,在藍色的心湖上,縈繞。
微笑吧!L。那晚我們已收獲了許多。雨季已遠飏,爽朗的明天在前面招展。L,你該綻開笑靨啊猶如綻開的白蓮。而我,將長憶那一片眸光的閃耀,在九月。
一九七○、九、十夜、高雄
賞析郭楓的散文無論寫景狀物,還是敘事說理,都洋溢著一種濃郁的情思,他總是喜歡以充滿了愛的眼眸去凝視心靈,因此,他的作品具有靈秀、飄逸而雋永的詩情畫意。
瑞士作家阿米爾曾經(jīng)說過,“一片自然風景是一個心靈的境界。”郭楓在觀察自然界時,常常從中尋覓和揭示人的心靈的美質(zhì),體會人生況味的雋永。在9月這個“詩和靈的季節(jié)”里,作者與友人漫步在充滿童話色彩的山徑上,觸景生情,浮想聯(lián)翩,心中激起了美麗的情思和浪漫的遐想,他在構(gòu)筑著朦朧的夢境,尋找著那一片充滿真情的溫馨。作者用詩的語言平靜地敘述著心靈的秘密,在那輕捷靈活的筆調(diào)中包含著說不盡的韻味。9月如詩,我們可以強烈地感受到清麗灑脫的文字中詩意在閃光;9月更是一幅空靈飄緲的寫意畫,意緒如縷,情韻綿邈。別林斯基認為,“抒情的作品看來仿佛是一幅畫,但主要之點則不在畫,而在于那幅畫在我們心中所引起的感情。”作家筆下的9月,在讀者心中也同樣激起層層迭迭的感情漣漪。
郭楓的散文講究章法,結(jié)構(gòu)精巧勻稱。在這篇散文中,作者以自己內(nèi)在感情的發(fā)展為線索,通過獨白的藝術(shù)形式低聲地向我們訴說心靈的蹤跡。全篇散文給我們的感覺,似乎作者并不是在做文章,而是在展露自己的內(nèi)心世界,至情至圣,披肝瀝膽。作者獨抒性靈,在真誠傾吐中凝鑄出圓滿的思想,在隨意抒寫中顯示其散文結(jié)構(gòu)的嚴密。
上一篇:《漫談聊天》原文|賞析
下一篇:《晨》原文|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