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棄疾
千古江山,英雄無覓,孫仲謀處。舞榭歌臺,風流總被,雨打風吹去。斜陽草樹,尋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想當年,金戈鐵馬,氣吞萬里如虎?! ≡尾莶?,封狼居胥,贏得倉皇北顧。四十三年,望中猶記,烽火揚州路??煽盎厥祝鹭傡粝?,一片神鴉社鼓。憑誰問,廉頗老矣,尚能飯否?
孫仲謀:孫權。寄奴:南朝皇帝劉裕的小名叫寄奴。元嘉:南朝宋文帝的年號。這里代指宋文帝。贏得:剩得,剩下。四十三年:作者從當初起義南下到寫詞時的歲月。佛貍祠:北魏皇帝拓跋燾大敗南方的軍隊,追到長江北岸的瓜步山(今江蘇六合縣東南),在山上建立行宮。由于其小名叫佛貍。因此后世便稱為佛貍祠。廉頗:戰國時著名的將軍。
入選理由:
剛健有力,縱橫開闔的豪放詞;典型的辛詞風格激蕩人心。
詩詞賞析 這是作者六十五歲任鎮江知府時的作品。當時朝中還有人主張抗金,但卻有冒進輕敵的不良思想傾向,詞中這兩方面的問題都有涉及。
上闋一開始就懷古,寫到古代的英雄人物,突出了兩位:一是孫權,作者對他很是景仰,這也跟所處的地區有關,當年孫權就是雄踞江東,現在再也沒有像孫權那樣的英雄了。一開篇我們就感受到了作者的悲涼嘆息,對英雄不見的遺憾,流風余韻都被歷史的風雨吹去了。二是劉裕,當年他曾帶領軍隊收復洛陽和長安的北方重鎮,所以作者寫他的英雄氣概用了“金戈鐵馬”兩句,的確寫出了其英雄氣勢,成為詞中的名句。但是,寫劉裕還有一個用意,在結構上可以自然過渡到下闋,還能和宋文帝形成對比。宋文帝在位時間長,自以為可以建立大功,統治北方,結果在北伐時大敗,匆忙南逃。寫宋文帝的失敗是暗示當時激進的北伐主張者,可見作者身經戰陣之后的老練風范。懷古結束后又自然地聯系自己,先是回憶四十三年前熱血抗金的歷史,然后再想到現狀,對自己的衰老,朝廷的態度百感交集,其中當然也存在壯心不已的豪情。
此首詞蒼勁豪雄,又感慨悲壯,風格豪放,感情動人,很難讓人相信這是接近生命終點的作者的作品。
這首詞用典很多,是辛詞的一大特色。前人曾有評論說辛棄疾好用典,有“掉書袋”(賣弄炫耀自己學問)的毛病,但這里卻用得很恰當,用典與抒情內容密切配合,甚至還可以說,如果沒有用這些典故,本詞就不會成為名篇。
上一篇:《蘇 軾·水調歌頭并序》原文注解與賞析
下一篇:《杜 牧·江南春絕句》原文注解與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