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炎《木蘭花慢》賞析|編年|考證|本事|匯評
游天師張公洞
風雷開萬象,散天影、入虛壇。看峭壁重云,奇峰獻玉,光洗瑯玕。青苔古痕暗裂,映參差、石乳倒懸山。那得虛無幻境,元來透徹玄關。躋攀。竟日忘還。空翠滴、逼衣寒。想邃宇陰陰,爐存太乙,難覓飛丹。泠然洞靈去遠,甚千年、都不到人間。見說尋真有路,也須容我清閑。
【編年】
黃畬《山中白云詞箋》卷五:“此詞作者于元武宗至大三年(1310)作。天師張公洞:為張道陵修道之處。江昱疏證:‘《宜興縣志》:張公洞在縣東南五十五里。《荊溪外紀》尤袤《游張公洞詩序》:舟次湖洑,步行五里入洞靈宮,由石徑里許,達于洞,深數十丈,俯僂僅可下,下寬廣,容數百人。大石離立,中有小門,持炬入,丹灶井臼在焉。由石罅而上,皆亂石怪形,旁行屈曲,益深遠,不可到。其陽有懸厓滴乳水,水流澗谷,乍細乍大,自成宮商。橫澗得小閣,可息。朱藤纏絡,厓上丹花簌簌下墜,芬芳襲人。毛發凜然,欲少留而大風作,遂歸。”
上一篇:劉辰翁《木蘭花慢》賞析|編年|考證|本事|匯評
下一篇:張炎《木蘭花慢》賞析|編年|考證|本事|匯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