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彌遜《水調(diào)歌頭》原文與歷代鑒賞評論
八月十五夜集長樂堂,月大明,常歲所無,眾客皆歡。戲用伯恭韻作
白發(fā)閩江上,幾度過中秋。陰晴相半,曾見玉塔臥寒流。不似今年三五,皎皎冰輪初上,天闕恍神游。下視人間世,萬戶水明樓。賢公子,追樂事,占鰲頭。酒酣喝月,腰鼓百面打涼州。沈醉盡扶紅袖,不管風搖仙掌,零露濕輕裘。但恐尊中盡,身外復何憂。
【編年】
上三詞皆為和向子諲之作。 首詞“為我三度下南州”句下有原注云:“三得伯恭佳詞。”向氏原唱作于紹興十八年(1148),則此三詞當作于同時。時李彌遜居福州。又第二首中的“洛濱仙伯”,指富直柔。參見后張元幹詞匯評中所考。
【附錄】
向子諲《水調(diào)歌頭·大觀庚寅閏八月,薌林老、江彥章、蒲庭鑒,時在諸公幕府間。從游者,洪駒父、徐師川、蘇伯固父子、李商老兄弟。是夕登臨,賦詠樂甚。俯仰三十九年,所存者余與彥章耳。紹興戊辰再閏,感時撫事,為之太息。因取舊詩中師川一二語,作是詞》:閏余有何好,一年兩中秋。補天修月人去,千古想風流。少日南昌幕下,更得洪徐蘇李,快意作清游。送日眺西嶺,得月上東樓。四十載,兩人在,總白頭。誰知滄海成陸,萍跡落南州。忍問神京何在,幸有薌林秋露,芳氣襲衣裘。斷送余生事,惟酒可忘憂。
向子諲《水調(diào)歌頭·廛隱寄示與洛濱老人及筠翁過最樂堂醉中秋月,用鄙韻,有妙唱。復賦一首,庶異時不為堂上生客耳》:我生六十四,四度閏中秋。碧天千里如水,明月更如流。照我洛濱詩伯,攜手仙卿廛隱,閬苑與同游。人醉玉相倚,不肯下瓊樓。薌林老,章江上,幾回頭。剩欲控鶴瀛海,聊下越王州。直入白云深處,細酌仙人九醞,香霧盡侵裘。共看一笑粲,以寫我心憂。
向子諲《水調(diào)歌頭·再用前韻答任令尹》:飄飄任公子,爽氣欲橫秋。向日攜詩過我,知不是凡流。筑室清江西畔,巧占一川佳處,勝士日追游。邀我出門去,柱月上新樓。爛銀盤,從樹杪,出云頭。好是風流從事,同醉入青州。須信人生如幻,七十古來稀有,銷得幾狐裘。誰似薌林老,無喜亦無憂。
上一篇:李彌遜《沁園春》原文與歷代鑒賞評論
下一篇:李彌遜《聲聲慢·木犀》原文與歷代鑒賞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