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肅《鄧肅》原文與歷代鑒賞評論
【小傳】
鄧肅(1091—1132),初字志宏,一字子宏,改德恭,號栟櫚,南劍州沙縣(今屬福建)人。南夫子。少警敏能文。宣和元年(1119),在太學上十詩諷花石綱擾民,被屏出學(《宋史》卷二十二《徽宗紀》)。欽宗靖康元年(1126),以李綱薦,召對,賜進士及第,授鴻臚寺簿。金人圍汴,被命詣金營,被留五十日而還。張邦昌僭位,肅義不屈,奔赴南京(今河南商丘),擢右正言。會李綱罷相,肅上疏爭之,干執政怒,亦罷歸。紹興元年(1131)主管江州太平觀。二年,避寇福唐,以疾卒,年四十三。
【傳記資料】
明萬歷本《栟櫚先生文集》附錄《栟櫚先生墓表》
《宋史》卷三七五
柯維騏《宋史新編》卷一三八
王洙《史質》卷三十五
錢士升《南宋書》卷二十一
張元幹《蘆川歸來集》卷九《諸公祭鄧正言文》
李綱《梁溪全集》卷一三五《鄧氏新墳庵堂名記》
厲鶚《宋詩紀事》卷四十二
【著述】
鄧肅有《栟櫚集》三十卷。季滄葦藏有明正德刊本二十五卷,當出于宋時原本而缺五卷,有正德己卯胡瓊、林孜兩序。此書后歸皕宋樓。四庫所收只十六卷,其中詩一卷,詞一卷,文十四卷。四印齋本《栟櫚詞》四十五首,當從四庫本輯出。《全宋詞》據以收錄。孔凡禮《全宋詞補輯》補一首。
上一篇:董穎【小傳】
下一篇:鄧肅《瑞鷓鴣》原文與歷代鑒賞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