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棄疾《念奴嬌》原文與歷代鑒賞評論
余既為傅巖叟兩梅賦詞,傅君用席上有請云:“家有四古梅,今百年矣,未有以品題,乞援香月堂例。”欣然許之,且用前篇體制戲賦
是誰調護,歲寒枝、都把蒼苔封了。茅舍疏籬江上路,清夜月高山小。摸索應知,曹劉沈謝。何況霜天曉。芬芳一世,料君長被花惱。惆悵立馬行人,一枝最愛,竹外橫斜好。我向東鄰曾醉里,喚起詩家二老。拄杖而今,婆娑雪里,又識商山皓。請君置酒,看渠與我傾倒。
【編年】
慶元六年(1200)前。
辛棄疾《念奴嬌》原文與歷代鑒賞評論
余既為傅巖叟兩梅賦詞,傅君用席上有請云:“家有四古梅,今百年矣,未有以品題,乞援香月堂例。”欣然許之,且用前篇體制戲賦
是誰調護,歲寒枝、都把蒼苔封了。茅舍疏籬江上路,清夜月高山小。摸索應知,曹劉沈謝。何況霜天曉。芬芳一世,料君長被花惱。惆悵立馬行人,一枝最愛,竹外橫斜好。我向東鄰曾醉里,喚起詩家二老。拄杖而今,婆娑雪里,又識商山皓。請君置酒,看渠與我傾倒。
【編年】
慶元六年(1200)前。
上一篇:辛棄疾《念奴嬌》原文與歷代鑒賞評論
下一篇:辛棄疾《沁園春》原文與歷代鑒賞評論